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一∼五劃)36
    【三界九地】三界,指眾生賴以生存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迷妄有情在生死流轉中依其境界所分的三階級;系迷于生死輪回等生存界(即有)的分類,故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此三界或三有,為︰一、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二、色界、色為變礙之義或示現之義,乃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其眾生皆由化生;其宮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十八天。三、無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無一物質之物,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于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九地為,即有情九種生存的處所。九地為︰一、五趣雜居地,為欲界的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六欲天)等有情雜居之所。二、離生喜樂地,為色界的初禪天。三、定生喜樂地,為色界第二禪天。四、離喜妙樂地,為色界第三禪天。五。舍念清淨地,為色界的第四禪天。六、空無邊處地,為無色界第一天。七、識無邊處地,為無色界的第二天。八、無所有處地,為無色界的第三天。九、非想非非想處地,為無色界第四天——即有頂天。

    【三苦】依苦之性質來分,分為苦苦、壞苦、行苦三種。一、苦苦,有漏行蘊中,諸非可意的苦受法,逼惱身心之苦。二、壞苦,諸可意的樂受法,生時為樂,壞時逼惱身心之苦。三、行苦,除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的舍受法,為眾緣所造,難免生滅遷流,故聖者觀見之,于身心皆感逼惱,故稱為行苦。另有解釋,苦苦,指寒熱饑渴等苦緣所生之苦,此相當于生理上的、肉體上的苦。這也包括著因病痛、鞭撻棒擊刀割等所生的苦,此即三受中的苦受。壞苦︰樂境變壞所生的苦,此相當于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苦。如錢財損失,名譽受損,親人死亡等,精神上感到的痛苦。三、行苦︰此指一切有為法無常變遷之苦。行苦的行,即是諸行無常的行。萬法因緣和合,遷流變異,全屬無常,無常即苦。但這是一種行相微細,一般人不易察覺到的苦。

    【三思】心識緣境,與意識相應的思心所,對境的三種審慮作用。即︰一、對境取正因邪因俱相違等之相,加以審察思慮,稱為審慮思。二、審慮後,決定其意,稱為決定思。三、決定之後,方才發動身、語二業,稱為動發勝思。又以其勢力強勝,故謂之勝。其中,前二思為意業。動發勝思又可分為動身思與發語思,動身思為身業,發語思為語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