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劃)163
    【濕生】四生之一。如蚊蟲、蠓蚋,依濕氣而生者。

    【韓清淨】近代著名的唯識學家,民國早期在北京弘揚唯識。清淨原名克宗,又名鏡清,河北河間人,清光緒十年(一八八四)生,光緒二十七年辛丑科舉人,不樂仕進,以研究佛學為終生職志。民國十年,他在北平與研究佛學的韓哲武、朱芾煌、徐森玉、饒風璜等組織‘法相研究會’,以研究唯識學為宗旨,由清淨主講《成唯識論》。民國十六年,法相研究會改組為‘三時學會’,眾推清淨為會長。三時者,指釋尊三時說法,遮遣空有,講非空非有的唯識中道,該會宗旨,于此可見。

    民國十四年,日本在東京召開‘東亞佛教大會’,中國組團參加,清淨與會,在大會上宣讀他撰寫的(十義量)論文,博得與會學者贊許。釋東初著《中國佛教近代史》,稱清淨︰‘韓氏不唯精于《瑜伽》、《攝論》,且能熟背。他講《攝論》,一字一句,皆交出來自《瑜伽》某卷某句。普通講《攝論》,多則一年,少則半年。韓氏講之,則非二年不可,以其精故,不能速也。’時歐陽竟無在南京創辦‘支那內學院’,清淨在北平主持‘三時學會’,同為研唯識學之巨擘,時有‘南歐北韓’之稱。清淨一九四九年在北京病逝,享年六十六歲。遺留的著作有《瑜伽師地論科記披尋記》、《成唯識論講義》、《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唯識指掌》等多種。

    十八劃

    【離言中道】為‘言詮中道’的對稱。唯識宗立二重中道,其中,就言詮而論中道之旨者,稱為言詮中道,亦即于世俗門中論法之或有或無;反之,于勝義諦中以斷絕思慮言詮為非有非無之中道者,則稱為離言中道。參閱‘二重中道’條。

    【離垢地】修唯識行,于第四修習位中十地的第二位。此位菩薩,具清淨戒,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染。如《解深密經》雲︰遠離一切微細犯戒,是故第二名離垢地。唐代遁倫撰著《瑜伽論記》,有雲︰‘故犯名粗,誤犯名細,初離故犯,二地離誤,故雲遠離微細犯戒。’

    【離僻彰中支】唯識宗所依經論的‘十支論’之一,即《辨中邊論》這是敘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為宗。參閱‘十支論’條。

    【離痴亂行】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五位。此位菩薩,常住禪定,恆無散亂,于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有散亂,稱離痴亂行。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行位’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