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劃)165
    【證成道理】萬事萬物之存在或變化,皆有其所依的法則或道理,此可別為四種,即觀待、作用、證成、法爾四種道理,其第三種的證成道理,又稱成就道理。謂由現量、比量及聖教量而證明成立之道理。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參閱四種道理條。

    【證得世俗諦】四種世俗諦之一,又名方便安立諦,這是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斷、證。修的四諦法門,這是修行者的證悟之法,故曰證得;而因之相狀分明可知,故曰世俗。參閱‘四種世俗諦’條。

    【雜染】為‘清淨’的對稱,一切有漏法的總名。雜者,間雜、和雜之義;染者,是染污之法。唯言染,則限于惡性煩惱;言雜染,則通于善、惡、無記三性。《成唯識論述記》卷二載︰‘諸有漏法,皆名雜染。’雜染分為三類,稱三雜染,即︰一、煩惱雜染,二、業雜染,三、生雜染。見分釋條。

    【雜集論述記】唐慈恩寺窺基撰。又作《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凡十卷。系玄奘所譯的《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之注譯書。窺基以簡潔的文筆,依阿毗達磨之傳統,論述唯識教義。內容大別為本事分、決擇分二類,以教起所因、論興所為、彰體性、顯宗旨、釋題目、解本文等六門,次第敷演。

    【覆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小隨煩惱心所之一.覆是覆蓋,犯了過惡,怕喪失名利,故把過惡隱藏起來。《成唯識論》曰︰‘雲何覆,謂于過失,隱藏為性,于自罪惡,恐失利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謂覆罪者後必悔惱。’見《成唯識論》卷六。

    【藏識三義】第八阿賴耶識,義譯為藏識具能藏、所藏、執藏三義。一︰能藏,就阿賴耶與種子之關系而言,阿賴耶識乃微細任運相續,無始終亦無間斷,能攝藏諸法種子而不失,故謂能藏,而種子為所藏。二、所藏,就能燻之七轉識與所燻之阿賴耶識之關系而言,能燻是能藏,所燻是所藏。現行之勝用有七轉識,于現行之剎那必燻附其種子于第八阿賴耶識,而稱新燻種子。三、執藏,謂染污之第七末那識執其為‘內我’之義。‘我’,為常一主宰之義。第八識生滅相續而非常一主宰,然其相續之相微細,恰似常一主宰,故第七末那識誤以為實我而妄加執著,此乃我見之根源。如是執著,稱為執藏。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二。

    【道理勝義諦】四種勝義諦之一,又名自果差別諦,此即是世俗四諦中的第三諦、證得世俗諦的四諦法門。這知、證、斷、修因果之差別,謂之道理;這是無漏智的境界,異于前第三俗,故名勝義。參閱‘四種勝義諦’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