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十五劃)4
    【唯識三疏】注釋《成唯識論》、及《成唯識論述記》的三種注疏,即窺基撰的《成唯識論掌中樞要》,慧沼撰的《成唯識論了義燈》,及智周撰的《成唯識論演秘》,此三者合稱唯識三疏。

    【唯識中道】此為唯識宗所立的中道。唯識宗立三自性、三無性,即在于顯示非空非有的‘唯識中道’。而唯識中道的理論根據,系建立在《辨中邊論》兩首頌上。頌文是︰‘虛妄分別有,于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以上頌文的意思是說︰能取者,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取者,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境,而此兩者,都是在識的虛妄分別上而有,實際上這二者都是無,能取和所取都是空。因此一切事物,有為無為,不是沒有,故稱非空;也不是有,故稱為非不空。非空非不空,就是中道。《成唯識論》卷七曰︰‘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離無,故契中道。’唯識中道有一特點,即是和三自性、三無性結合在一起。唯識家以為,世間萬法——一切事物中都有三自性,一切事物中也都有三無性,三自性說明有(非空),三無性說明空(非有),所以唯識家把唯識的終極道理,歸之于非空非有的中道。

    【唯識今學】集因明學之大成的陳那,初于小乘犢子部出家,後來改學大乘,他對世親的唯識理論,有所改造和發展,為後代稱為‘唯識今學’。

    【唯識五位】指大乘五位,又作唯識修道五位。唯識宗將大乘菩薩的修道階位分為五等,即︰一、資糧位,即含攝有漏善以達佛果之位。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諸位菩薩,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故稱資糧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薩階位又稱大乘三賢位。其中,十住偏重修理觀,十行偏重修事觀,十回向多修理事不二觀。此類修行稱為大乘順解脫分,雖已能斷除分別二執之現行,然對于能、所取之種子依舊潛伏未除,此系唯識五位中最初伏障之階段。二、加行位,指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歡喜地),住真如位,稱為加行位。即于資糧位所積集之善,更進一步為得無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此位能達‘無二我’而‘有二無我’之境界,然心中仍變帶‘如相’現前,故仍非實住之唯識境界,稱為大乘順抉擇分。三、通達位,又作見道位。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于理,得見中道,故稱通達位。即證得初無漏智,並體得真如理之位。此系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階段,相當于初地之入心,故又稱見道位。四,修習位,又作修道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障,復修習根本智,故稱修習位。即于通達位證得真如理,再反覆修習之位。五、究竟位,指妙覺佛證此果位,最極清淨,更無有上,故稱究竟位。即指佛果之位。見《成唯識論》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