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十五劃)9
    【現識】阿賴耶識異名之一。以萬法由本識現起,故名現識。

    【欲】又作樂欲,意謂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業之精神作用。唯識宗以此為對願求對象所起之別境心所。欲有善、惡、無記等三性,善欲為引起精勤心之根據;惡欲中之希欲他人財物者,稱為貪,為根本煩惱之一。欲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種︰一、五欲,愛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者,稱為五欲;對財、色、飲食、名、睡眠之欲,亦稱作五欲。二、六欲,對色、形貌、威儀姿態、言語音聲、細滑、人相之欲,即為六欲。三、三欲,于六欲中對形貌、姿態、細觸之欲,稱為三欲。

    【欲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別境心所之一。欲是希望,《成唯識論》曰︰‘于所緣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故欲的自性就是希望,于所愛境希望必合,于所惡境希望必離。‘勤依為業’者,因為希望,方勤劬精進,故欲為勤之所依,能為勤所依,即是其業用。唯所謂精進,系指對善欲而言,若不善欲,就不是精進了。見《成唯識論》卷六。

    【欲天】指欲界的諸天。有六重,稱為六欲天。《俱舍論》卷八曰︰‘欲天者一、四天王眾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欲取】四取之一。即對欲界五欲之境所生起的貪執。亦即于欲界煩惱中,除五見外,執取其余之貪、嗔、慢、無明、疑及十纏,再配于四諦修道之五部,則欲取計有三十四事。參閱‘四取’條。

    【欲界】三界之一,指有情生存的一種狀態。欲界與色界、無色界合稱三界。即合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六欲天之範圍內。此世界的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稱欲界。欲界包含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相對于色界與無色界之為定心之地,以欲界為散心(散動的平常心)之地,故稱欲界散地。《大乘義章》卷十一載,三界分為九地,有所謂欲界五趣地,欲界全體即屬九地之最初地。

    【欲界三欲】欲界凡夫,有三種欲︰一、飲食欲,即凡夫于種種美味之飲食,多生貪愛之心。二、睡眠欲,即凡夫之心多暗塞,耽著于睡眠而不能勤修道業。三、淫欲,即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貪染,而起造諸種欲事。見《翻譯名義集》。

    【欲界系】分諸法為三界,系屬于欲界之法,雲欲界系。

    【假】無實體之意。方便之意。乃真、實的對稱。並無實體而僅有其名者,稱為假名有;不直接就實體而假運想念,稱為假想觀;世俗所認空之真理,稱為假諦;內心與外相不符,稱為虛假行;權假方便之法門,稱為假門;進入凡夫迷妄之世界,稱為入假;出于凡夫迷妄之世界,稱為出假。對假之現象界諸法,復有二假、三假、四假等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