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十五劃)8
    【現行】阿賴耶識有生一切法的功能,此能生之因,稱為種子,自此種子生起色、心諸法,謂之現行。能生的種子是因,所生的現行是果。當種子生起現行的時候,現行有強盛的勢用,剎那間燻習起現行的種子、成為新種子,這就稱為‘種子起現行,現行燻種子。’在種子起現行時,種子是因,現行是果。而現行燻種子時,現行是因,受燻的新種子是果。這三者是‘剎那生滅,與果俱有。’這‘種生現’的因果同時,也就是‘現生種’的因果。有如燭柱生焰(種生現)之時,同時也正是焰燒柱(現燻種)之時。

    【現前地】修唯識行,于第四修習位中十地的第六地。此位菩薩,觀十二緣起,能引發離染淨差別無分別最勝智令現前,如《解深密經》雲︰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于無相多修作意,方現在前,是故第六名現前地。唐代遁倫撰著《瑜伽論記》,有雲︰‘現前觀察諸行流轉者,後智現前觀于緣起。又于無相多修作意方現在前者,無分別智多修功用方現在前。二智現前,是故第六名現前地。’參閱‘十地’條。

    【現量】因明用語的三量之一,心識三量之一。量,為尺度之意,指知識來源、認識形式,及判斷知識真偽的標準。現量即感覺,乃尚未加入概念活動,毫無分別思惟、籌度推求等作用,僅以直覺去量知色等外境諸法的自相。如五根之眼見色、耳聞聲等是。廣義的現量,分為真現量,似現量兩種,真現量系指未受幻相、錯覺等所影響,且尚未加入概念分別作用的直接經驗;似現量則指由于幻相、錯覺所致,或已加入概念分別作用的認識。狹義的用法,現量一詞多指真現量而言。于唯識中,五識之緣五境、五同緣意識、五俱意識、定中之意識與第八識之緣諸境,均為出于心識上的現量。因明所用之現量,唯有五識及五同緣、五俱意識而已。

    【現量無分別】現量是不含有分別計度的認知,是感覺器官直接接觸外境。前五識是直接的接觸,只有第六識才起分別計度的作用。

    【現量違宗難】這是唯識九難的第六難。外人問︰色、聲、香、味、觸五境,分明是五識現證,現量所得,怎可以說是沒有外境呢?論主答︰現量證境時,不會執為是外面的境界,後來由于意識的虛妄分別,才妄生外想,執以為實。因為現量境是五識所變的相分,它是識所變現,所以說為有。意識所執外法為心外實色,那是妄計情有,所以說他是無。又,色等五境,本來不是色好像是色,不是外好像是外。好像夢中所緣的境界,怎可執著為外面的實色呢?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唯識九難’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