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十五劃)83
    【識支】十二因緣的第三支。識指五蘊中的識蘊──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身(後來的大乘佛教,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識受業力牽引,‘納識投胎’──就是投生。若以現代觀念詮釋識,識是以‘行’的造作──業力的牽引而納識投胎,招感根身。識又為名色之緣,名色藉識而生起。佛陀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指出所謂生命,是‘識’與‘名色’互相依存而有的。此處所指的識,是‘納識成胎’的業識。名色中亦有識,名色中含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前六識。

    【識食】四食之一,有漏識由段、觸、思三食之勢力而增長,以第八阿賴耶識為體,支持有情身命不壞者,如無色界及地獄之眾生以識為食。換句話說︰也就是地獄及無色界的眾生,是以識支持命根。見‘四食’條。

    【識無邊處定】四無色定之一,又作識處定。此定超越空無邊處定,而思惟‘識為無限大’,亦即思惟識無邊之相。見‘四無色定’條。

    【識蘊】為五蘊中的第三位。唯識宗于‘五位百法’中,立八識心王之名,此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唯識宗不說心而說識,在佛法上謂之方便。事實上,識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識三者,同體而異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識,沒有第七、八識,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識的含義,如《順正理論》卷十一載︰‘心、意、識體雖是一,而訓詞等義類有異,謂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集起故名心者,即是第八阿賴耶識;思量故名意者,即是第七識末那識;而了別故名識者,即是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大乘廣五蘊論》曰︰‘雲何識蘊,謂與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攝受。若勝心者,即阿賴耶識,此能采集諸行種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轉故。又由此識從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起者,了別境界轉識,復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生起,又令生死流轉回還故。’

    ‘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又攝藏我慢相故,又能緣身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識,執持身故。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恆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識變】識變,是唯識宗所世的獨特法門,意謂一切諸法,皆是識所變現,稱為識變。《成唯識論》卷二曰︰‘然依識變,對遣妄執真實我法說假似言。’識變是由識轉變、轉化、變現的意思。《唯識三十頌》首頌曰︰‘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成唯識論》釋雲︰‘轉謂隨緣施設有異’。意思是、隨不同的因緣,而有種種不同的名言安立,就叫做轉。識論又解釋識變曰︰‘變謂識體轉似二分,相見俱依自證起故,依斯二分施設我法,彼二離此無所依故。’上段論文是說︰八識心王及各各相應心所,皆能從自體轉變(變現)出似有實無(似實實假)的相分和見分。見分是能認識的作用,相分是似外境的影像,依此二分施設(假說)我、法,而此相見二分,是識體轉變出來的,離開識體也就沒有相見二分,這就是識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