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經 散陀那經第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羅閱毗訶羅山七葉樹窟。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時。王舍城有一居士。名散陀那。好行游觀。日日出城。至世尊所。時。彼居士仰觀日時。默自念言。今往覲佛。非是時也。今者世尊必在靜室三昧思惟。諸比丘眾亦當禪靜。我今寧可往詣烏暫婆利梵志女林中。須日時到。當詣世尊。禮敬問訊。並詣諸比丘所。致敬問訊。

    時。梵志女林中有一梵志。名尼俱陀。與五百梵志子俱止彼林。時。諸梵志眾聚一處。高聲大論。俱說遮道濁亂之言。以此終日。或論國事。或論戰斗兵杖之事。或論國家義和之事。或論大臣及庶民事。或論車馬游園林事。或論坐席.衣服.飲食.婦女之事。或論山海龜鱉之事。但說如是遮道之論。以此終日。

    時。彼梵志見散陀那居士來。即繞渲 A 躍材 K勻徽摺1松趁踫年嫉蘢詠翊油飫礎I趁踫年及滓碌蘢又小4宋 釕稀1吮乩創恕H暌司材 J薄V鉈籩靖髯閱 弧br />
    散陀那居士至梵志所。問訊已。一面坐。語梵志曰。我師世尊常樂閑靜。不好憒鬧。不如汝等與諸弟子處在人中。高聲大論。但說遮道無益之言。

    梵志又語居士言。沙門瞿曇頗曾與人共言論不。眾人何由得知沙門有大智慧。汝師常好獨處邊地。猶如瞎牛食草。偏逐所見。汝師瞿曇亦復如是。偏好獨見。樂無人處。汝師若來。吾等當稱以為瞎牛。彼常自言有大智慧。我以一言窮彼。能使默然如龜藏六。謂可無患。以一箭射。使無逃處。

    爾時。世尊在閑靜室。以天耳聞梵志居士有如是論。即出七葉樹窟。詣烏暫婆利梵志女林。時。彼梵志見佛來。戎畹蘢印H甑冉閱 v年忌趁龐粗鏈恕H甑壬魑鵪鷯  Q蠢癜蕁R轡鵯胱H∫e座。與之令坐。彼既坐已。卿等當問。沙門瞿曇。汝從本來。以何法教訓于弟子。得安隱定。淨修梵行。

    爾時。世尊漸至彼園。時彼梵志不覺自起。漸迎世尊。而作是言。善來。瞿曇。善來。沙門。久不相見。今以何緣而來至此。可前小坐。爾時。世尊即就其座。嬉怡而笑。默自念言。此諸愚人不能自專。先立要令。竟不能全。所以然者。是佛神力令彼惡心自然敗壞。

    時。散陀那居士禮世尊足。于一面坐。尼俱陀梵志問訊佛已。亦一面坐。而白佛言。沙門瞿曇。從本以來。以何法教訓誨弟子。得安隱定。淨修梵行。

    世尊告曰。且止。梵志。吾法深廣。從本以來。誨諸弟子。得安隱處。淨修梵行。非汝所及。

    又告梵志。正使汝師及汝弟子所行道法。有淨不淨。我盡能說。

    時。五百梵志弟子各各舉聲。自相謂言。汝瞿曇沙門有大威勢。有大神力。他問己義。乃開他義。

    時。尼俱陀梵志白佛言。善哉。瞿曇。願分e之。

    佛告梵志。諦听。諦听。當為汝說。

    梵志答言。願樂欲聞。

    佛告梵志。汝所行者皆為卑陋。離服裸形。以手障蔽。不受食。不受盂食。不受兩壁中間食。不受二人中間食。不受兩刀中間食。不受兩盂中間食。不受共食家食。不受懷家食。見狗在門則不受其食。不受多蠅家食。不受請食。他言先識則不受其食。不食。不食肉。不飲酒。不兩器食。一餐一咽。至七餐止。受人益食。不過七益。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或復食果。或復食莠。或食飯汁。或食麻米。或食〔禾*兼〕稻。或食牛糞。或食鹿糞。或食樹根.枝葉.果實。或食自落果。

    或被衣。或披莎衣。或衣樹皮。或草身。或衣鹿皮。或留頭發。或被毛。或著冢間衣。或有常舉手者。或不坐床席。或有常蹲者。或有剃發留髦須者。或有棘者。或有果瓜上者。或有裸形牛糞上者。或一日三浴。或有一夜三浴。以無數眾苦。苦役此身。雲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名淨法不。

    梵志答曰。此法淨。非不淨也。

    佛告梵志。汝謂為淨。吾當于汝淨法中說有垢穢。

    梵志曰。善哉。瞿曇。便可說之。願樂欲聞。

    佛告梵志。彼苦行者。常自念。我行如此。當得供養恭敬禮事。是即垢穢。彼苦行者。得供養已。樂著堅固。愛染不巍2幌獨搿2恢   J俏 富唷1絲嘈姓摺╴b見人來。盡共坐禪。若無人時。隨意坐。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聞他正義。不肯印可。是為垢穢。彼苦行者。他有正問。t而不答。是為垢穢。彼苦行者。設見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則訶止之。是為垢穢。彼苦行者。若見沙門.婆羅門食更生物。就呵責之。是為垢穢。彼苦行者。有不淨食。不肯施人。若有淨食。貪著自食。不見己過。不知出要。是為垢穢。彼苦行者。自稱己善。 ズ恕J俏 富唷1絲嘈姓摺N 保 粒  繳啵 窨冢 裕 燦錚 叭。 刀剩 凹 叩埂J俏 富唷br />
    彼苦行者。懈忘。不習禪定。無有智慧。猶如禽獸。是為垢穢。彼苦行者。貴高。x慢.增上慢。是為垢穢。彼苦行者。無有信義。亦無反復。不持淨戒。不能精勤受人訓誨。常與惡人以為伴黨。為惡不已。是為垢穢。彼苦行者。多懷恨。好為巧偽。自怙己見。求人長短。恆懷邪見。與邊見俱。是為垢穢。雲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言淨不邪。

    答曰。是不淨。非是淨也。

    佛言。今當于汝垢穢法中。更說清淨無垢穢法。

    梵志言。唯願說之。

    佛言。彼苦行者。不自念。我行如是。當得供養恭敬禮事。是為苦行無垢法也。彼苦行者。得供養已。心不貪著。曉了遠離。知出要法。是為苦行無垢法也。彼苦行者。禪有常法。有人.無人。不以為異。是為苦行無垢法也。彼苦行者。聞他正義。歡喜印可。是為苦行無垢法也。彼苦行者。他有正問。歡喜解說。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設見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代其歡喜而不呵止。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若見沙門.婆羅門食更生之物。不呵責之。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有不淨食。心不t惜。若有淨食。則不染著。能見己過。知出要法。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不自稱譽。不 恕J俏 嘈欣牘阜ㄒ病1絲嘈姓摺2簧保 粒  繳啵 窨冢 裕 燦錚 叭。 刀剩 凹J俏 嘈欣牘阜ㄒ病br />
    彼苦行者。精勤不忘。好習禪行。多修智慧。不愚如獸。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不為高貴.x慢.自大。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常懷信義。修反復行。能持淨戒。勤受訓誨。常與善人而為伴黨。積善不已。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不懷恨。不為巧偽。不恃己見。不求人短。不懷邪見。亦無邊見。是為苦行離垢法也。雲何。梵志。如是苦行。為是清淨離垢法耶。

    答曰。如是。實是清淨離垢法也。

    梵志白佛言。齊有此苦行。名為第一.堅固行耶。

    佛言。未也。始是皮耳。

    梵志言。願說樹節。

    佛告梵志。汝當善听。吾今當說。

    梵志言唯然。願樂欲聞。

    梵志。彼苦行者。自不殺生。不教人殺。自不偷盜。不教人盜。自不邪淫。不教人淫。自不妄語。亦不教人為。彼以慈心遍滿一方。余方亦爾。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悲.喜.渦摹R喔慈縭恰F氪絲嘈小C 鶻 br />
    梵志白佛言。願說苦行堅固之義。

    佛告梵志。諦听。諦听。吾當說之。

    梵志曰。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彼苦行者。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自不偷盜。教人不盜。自不邪淫。教人不淫。自不妄語。教人不妄語。彼以慈心遍滿一方。余方亦爾。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悲.喜.渦摹R喔慈縭恰1絲嘈姓摺W允鍛粑奘偈隆R簧 V廖奘9臉砂塴=偈帳肌>【  S腫約 N以酥中鍘H縭敲幀H縭且場H縭鞘倜H縭撬芸 幀4穎松恕4喲松恕H縭薔∫湮奘偈隆J俏 籩頸絲嘈姓呃喂濤 怠br />
    梵志白佛言。雲何為第一。

    佛言。梵志。諦听。諦听。吾當說之。

    梵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彼苦行者。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自不偷盜。教人不盜。自不邪淫。教人不淫。自不妄語。教人不欺。彼以慈心遍滿一方。余方亦爾。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悲.喜.渦摹R喔慈縭恰1絲嘈姓摺W允鍛粑奘偈隆R簧 V廖奘9臉砂塴=偈帳肌>【  S腫災﹤N以酥中鍘H縭敲鄭 常 倜H縭撬  幀4穎松恕4喲松恕H縭薔∫湮奘偈隆1頌煆劬還壑諫唷K來松恕Q丈 貿螅 貧袼ゃK嫘興。盡見盡知。又知眾生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誹賢聖。信邪倒見。身壞命終。三惡道。或有眾生身行善。口.意亦善。不賢聖。見正信行。身壞命終。生天.人中。行者天眼清淨。觀見眾生。乃至隨行所。無不見知。是為苦行第一勝也。

    佛告梵志。于此法中復有勝者。我常以此法化諸聲聞。彼以此法得修梵行。

    時。五百梵志弟子各大舉聲。自相謂言。今觀世尊為最尊上。我師不及。

    時。彼散陀那居士語梵志曰。汝向自言。瞿曇若來。吾等當稱以為瞎牛。世尊今來。汝何不稱。又汝向言。當以一言窮彼瞿曇。能使默然。如龜藏六。謂可無患。以一箭射。使無逃處。汝今何不以汝一言窮如來耶。

    佛問梵志。汝憶先時有是言不。

    答曰。實有。

    佛告梵志。汝不從先宿梵志聞諸佛.如來獨處山林。樂閑靜處。如我今日樂于閑居。不如汝法。樂于憒鬧。說無益事。以終日耶。

    梵志曰。聞過去諸佛樂于閑靜。獨處山林。如今世尊。不如我法。樂于憒鬧。說無益事。以終日耶。

    佛告梵志。汝不念。瞿曇沙門能說菩提。自能調伏。能調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能解人。自得滅度。能滅度人。

    時。彼梵志即從座起。頭面作禮。手捫佛足。自稱己名曰。我是尼俱陀梵志。我是尼俱陀梵志。今者自歸。禮世尊足。

    佛告梵志。止。止。且住。使汝心解。便為禮敬。

    時。彼梵志重禮佛足。在一面坐。

    佛告梵志。汝將無謂佛為利養而說法耶。勿起是心。若有利養。盡以施汝。吾所說法。微妙第一。為滅不善。增益善法。

    又告梵志。汝將無謂佛為名稱。為尊重故。為導首故。為眷屬故。為大眾故。而說法耶。勿起此心。今汝眷屬盡屬于汝。我所說法。為滅不善。增長善法。

    又告梵志。汝將無謂佛以汝置不善聚.黑冥聚中耶。勿生是心。諸不善聚及黑冥聚汝但穩ャN嶙暈 晁瞪憑環 br />
    又告梵志。汝將無謂佛黜汝于善法聚.清白聚耶。勿起是心。汝但于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吾自為汝說善淨法。滅不善行。增益善法。

    爾時。五百梵志弟子皆端心正意。听佛所說。時。魔波旬作此念言。此五百梵志弟子端心正意。從佛听法。我今寧可往壞其意。爾時。惡魔即以己力壞亂其意。爾時。世尊告散陀那曰。此五百梵志子端心正意。從我听法。天魔波旬壞亂其意。今吾欲還。汝可俱去。爾時。世尊以右手接散陀那居士置掌中。乘而歸。

    時。散陀那居士.俱陀梵志及五百梵志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