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二是他安樂之因不應不樂分二午一不欲他安樂亦壞自安樂午二故應欲他安樂今初
若謂他獲如是樂汝不欲彼安樂者
佣工雇值不酬故見與不見利俱失
若謂于他贊揚令所贊境之他,亦生如是安樂,汝不欲他得此因贊揚而得之安樂者,于自僕役給予雇值亦令他安樂,亦應停止給其雇值等。由不給予故,現世僕役不為服勞,後世亦不能受安樂。見謂現世,不見謂後世,安樂俱失壞也。
午二故應欲他安樂
他人贊我功德時若許為他安樂事
何故贊他功德時不許我心得安樂
若他人稱述我之功德時,許彼稱述者心亦安樂,我稱述他人功德之時,不許我心亦安樂,是不應理。如許贊我令他歡喜,贊他我亦歡喜也。
辰二遮于彼安樂不忍
欲求一切有情樂菩提妙心既生起
有情若自得安樂何故由斯生嗔恚
欲安立一切有情于無上安樂故,已發菩提心,誓學菩提行,有情自能稍得些微安樂,亦是成辦汝之所欲一分,何故于此生嗔,應歡喜也。
辰三遮于彼得利養不忍分二巳一作己之所欲成就想巳二作非所不欲想初中分三午一有情自得利養應當歡喜午二喻午三于彼不欲即壞菩提心今初
發願欲令諸有情成佛堪受三界供
僅見微劣利養時何故于彼與熱惱
欲令一切眾生成佛受三界供,既承許發願,僅見諸有情略得微劣利養,何故心生熱惱,適足成滿自所欲也。
午二喻
自應瞻者自瞻養自行施予大勤劬
若從親友能自活何反嗔怒不欣喜
凡所應養活者,如汝之子女等,汝應自給予衣食等。汝應給予者,彼若自從親友而得養活,汝不歡喜猶可,何反嗔怒為,應歡喜也。
午三于彼不欲即壞菩提心
此猶不許眾生得是誰許彼得菩提
若嗔他人圓滿事雲何能有菩提心
所有衣食等些微利養,尚不欲眾生得之,欲彼有情得菩提果位之補特伽羅是何人耶?若補特伽羅嗔他人此微圓滿之事,彼何能有欲安立一切有情于菩提位之菩提心,是即壞菩提心,故應勵力,斷除嗔他得利之嫉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