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經題2
‘妙法’雖然分為佛法妙、眾生法妙、心法妙的三種意思解釋,可是把它歸納起來,就是‘心法之妙’。因為這一心之法,眾生和佛都是具足,而且本來平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諸佛悟了這一心之法,就成佛,眾生迷這一心之法,就淪為眾生。真心是人人本具的,只因迷悟之差,就有‘眾生’和‘佛’的分別。在這部法華經,就是佛陀興大慈悲,赤裸裸地啟示眾生心中的一真如心,要使眾生都能了悟這本有真心而修行成佛!
蓮華二字是譬喻,因為‘妙法’二字的道理,很深奧而不容易了知,所以就以‘蓮華’來譬喻,以便于了知‘妙法’甚深的道理。這‘蓮華’有‘當體蓮華’和‘譬喻蓮華’的兩種意思。
當體蓮華——‘當體蓮華’就是‘花果同時’的譬喻。以這花果同時,譬喻‘因果同時’的道理。蓮華和其他的花不同,其他的花,是花謝了才結子,可是蓮華是正在開花的時候,蓮子就在花瓣中了。花瓣和蓮子,是同時而有的,叫做‘花果同時’。以這‘花果同時’,譬喻眾生的因心,就是佛地的果覺,因心與果覺同時具足,因果同時的道理。可是詳細的說來,眾生的因心不但具足佛地的果覺,乃至具足著十法界諸法。一念嗔恚心起,就是地獄的因;一念貪欲心起,就是餓鬼的因;一念愚痴心起,就是畜生的因;一念嫉妒心起,就是修羅的因;一念修五戒的心起,就是人間的因;一念修十善的心起,就是天上的因;一念修四諦的心起,就是聲聞的因;一念修十二因緣的心起,就是緣覺的因;一念修六度的心起,就是菩薩的因;一念修一乘實相真理的心起,就是究竟佛果的因。一念心為十法界之因,而結十法界之果,受十法界之報。雖然報應是在未來,可是當你一念心起,或善或惡,已經結成相當的果了。例如︰起了一念嗔恚的心,就是地獄的因,有這地獄的因,未來決定要受地獄的苦報;而未來之所以會受地獄的苦報,是由一念心起的當兒就決定了的。這種一念心具足十法界的道理,也是‘因果同時’的意義。
譬喻蓮華——‘蓮華’是生長在污泥中的,可是從污泥生長出來的蓮花,是清淨而不被污泥染污的。以這蓮華在污泥而不染的道理,譬喻眾生本具的自性清淨心,雖然處在染污的煩惱中,而不被煩惱所染污。染污的煩惱,雖然能夠蓋覆著自性清淨心,使自性清淨心,埋沒在無明煩惱中,而不能發生妙用,可是自性清淨心的本體,是不會被無明煩惱所染污的。蓮華在污泥而不染,就是譬喻真心在無明煩惱中而不染的道理,所以叫做‘譬喻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