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 正釋經文,分三60
    正釋經文,分三60

    戊三總結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這段的偈頌,是總結以上觀音菩薩靈感救苦的道理,以顯示得名觀世音的緣由,所以科名為‘總結’。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困’是‘圍困’,就是束縛的意思。‘厄’是‘災厄’,就是痛苦的意思。眾生自從無始劫以來,因為有我執的煩惱,就執此假合的身心為實有的我,遂將自由解脫的自性清淨心,被圍困于五蘊身心之中;又以這幻妄的身心,為造業的工具,不斷造作惡業,所以就被‘業力’重重圍困于三界六道中,而不得出離。這便是‘困’的意思。既然被困于三界六道中,受生死的輪回,就必定有種種災厄,所以說︰‘眾生被困厄’。‘無量苦’是無量的痛苦。眾生的痛苦是數不盡的。且約人類來說︰自從呱呱墮地,乃至氣盡命終,其間要備受生理上‘病’、‘老’的痛苦,又要受精神上‘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的痛苦。自身生理上的病痛,外界人事的刺激,大自然界遭遇的不如意,其逼迫身心的痛苦是無可限量的,所以說︰‘無量苦逼身’。而這眾生的痛苦,正是菩薩所要救度之境。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妙智’是妙觀察智,這是轉第六意識所成,是能夠觀察分別世間事相的智慧作用。‘力’是神通力,是救度眾生的神通妙方。觀音菩薩有妙智,能觀察世間的苦境,又能以神通力,解救世間眾生的苦惱,所以說︰‘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因為觀音菩薩,有能觀之智,觀世間苦境,而尋聲救苦,所以才名為觀世音。

    丁三重顯游化方便,分二

    戊一廣顯游化十方,分五

    己一略頌游化

    上來已經把‘偈頌’第二科‘重答得名所以’下的偈文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偈頌’下第三科‘重顯游化方便’的偈文。‘重顯游化方便’下,又分二科︰一、‘廣顯游化十方’,二、‘正顯游于娑婆’。‘廣顯游化十方’下,又分為五科︰一、‘略頌游化’,二、‘滅諸趣苦’,三、‘頌二利觀’,四、‘破惑滅災’,五、‘三輪妙用’。茲解釋第一科‘略頌游化’的偈文。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士,無剎不現身。

    ‘具足神通力’︰‘神通力‘是神通的力用。觀音菩薩的神通力用,和其他的權教菩薩不同,觀音菩薩的神通是具備而充足的,所以叫做︰‘具足神通力’。因為觀音菩薩證得圓通本體,從這本體中所發起的神通妙用,是化而復化,化化無盡的,這名為‘無記化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