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 正釋經文,分三66
    正釋經文,分三66

    ‘梵音海潮音’︰‘梵音’的‘梵’字,是清淨的意思。觀音菩薩的音聲言教,都是演說清淨的佛法,所以叫做︰‘梵音’。這是出世聖人之所以和凡夫不同的地方。凡夫眾生,一開口就是殺、盜、淫罪惡等事;不然,就是貪求財色貨利等事,所說的都是世間染污之事。但佛菩薩所說的,都是清淨心地之法,都是了脫生死之法,所以是清淨的。‘海潮音’的‘海潮’是不失時的意思。海潮的進退,是有一定的時間,且都能很準確,而不失其時。這是譬喻觀音菩薩之說法,是應機而不失時的。在三十二應身文中,‘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也可以說,‘應用何法者,即為說何法’。觀音菩薩的說法,如海潮之不失其時,所以名為︰‘海潮音’。‘不失時’,換一句話說,就是不失去機會。菩薩能把握良好機會,對眾生施與適當的教化,所以說‘不失時’。

    ‘勝彼世間音’︰‘勝’字是超勝,‘彼’是指世間,‘世間音’是世間的音聲。觀音菩薩的音聲,是超勝于世間的音聲的,所以說︰‘勝彼世間音’。因為世間的音聲,都是由喜、怒、哀、樂、愛、惡、欲等七情所發,其音聲是猥褻而不清淨的。但觀音菩薩說法的音聲,是上契佛理,下合群情,能令眾生離去愛欲,了悟心性,它是遠勝那塵俗的世間音的。又觀音菩薩,能對十法界的眾生,說十法界的道理,這不是世間的音聲所能及的,所以叫做︰‘勝彼世間音’。這又是另一種解釋。

    ‘是故須常念’︰上面三句‘頌具五音’,是贊嘆觀音菩薩的功德,這一句是勸眾生受持聖號。‘是故’是因為觀音菩薩,具足了五音功德的緣故。‘須常念’是說眾生,須要常常稱念觀音聖號。因為觀音菩薩,具足了五音功德,能利益眾生,所以眾生應當要常常稱念,所以說︰‘是故須常念’。這是世尊苦口婆心,勸勉眾生,必須常念,無有間斷,自然能得感應。

    己三勸信勿疑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這段的偈頌,是世尊勸眾生,必須對觀世音菩薩,生起深固信心,不可生起疑念,所以科名︰‘勸信勿疑’。

    ‘念念勿生疑’︰‘念念’是在心內,一念一念之中。又前念後念相繼,無有間斷,也叫做‘念念’。這是上句‘常念’的意思。‘勿生疑’是不可生起懷疑的心。世尊知道眾生的業障深重,往往因為疑惑,而障礙信心,因之,中途退墮,不肯老實持誦觀音聖號,這一來,就道業未成,依然輪回生死,陷于痛苦深淵,而不能自拔。所以佛陀就勸眾生,要無間斷的稱念觀音聖號,不可生起一念的疑念。所以說︰‘念念勿生疑’。經上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佛法最注重‘信心’的,果能對佛法生起深固信心,則出世的道業,才能成辦。反之,疑慮重重,則是修道的障礙。對于觀音菩薩靈感的道理,也是一樣。如果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自己的虔誠不夠,而不能蒙受感應,就懷疑菩薩不靈感,那就永遠也不能得到菩薩的解救了。我們要知道,不是菩薩不靈感,而是自身接受菩薩感應的條件不夠。如能深固信念,不灰心的受持聖號,等到感應道交時,自必能得到感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