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第三講7
    第三講7

    在世間的,教外的人容易迷于著有相,執迷于世間種種身色、貨利的繁榮相;教內的人則迷于著空。我要空,放下一切。其實不用空呀!見色聞聲你只管見色聞聲好了,離相就完了嗎!用不著你空,用不著你躲著。那麼于相就要離相,于空就要離空,所以‘空異空’。如果你要死守著一個空,那這就叫做‘轉到陰山背後’,是很可怕的事!只有‘于相離空,于空離相’才可以‘內外不迷’。‘悟此法’你對于這個能夠悟入,‘一念心開’,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我們這個念佛跟禪宗是一回事,六祖也就是從這里頭‘悟入心開’的。咱們淨土宗念佛就是要像母親想孩子或孩子想母親那樣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只有這樣你才會‘自得心開’。你一旦‘一念心開’,就是開了佛的知見了。有的人會說︰‘《法華經》也講了佛的知見,這是佛的事,我們沒有份’。說這話可就錯了,你這麼去理解就是謗經毀佛。有的說︰‘我怎麼能謗法呢?’其實有的人是整天在謗法,你這麼認識本身就是謗經毀佛。六祖都是佛了,他已經是佛知見了,他要開佛知見,悟佛知見,示佛知見使大家入佛知見。示佛知見干什麼呢?就是給我們听的,讓咱們自己要信佛知見。那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自己的心!也就是直指人心。這跟淨土宗《觀經》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一致。你作佛是誰在作佛?是心在作佛!這個作佛的心就是佛。

    ‘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不二,故雲開佛知見。’所以,一切眾生是因為自己障蔽了光明,貪愛塵境而受到外緣內擾的。外頭有種種緣,心里頭自己干擾著自己,甘受驅馳,就這麼整天跑來跑去。所以,世尊才從三昧境界中出來,種種苦口勸勉大家︰不要向外求,你本來跟佛無二。你要是真正能夠信受了,你就開了佛的知見了。‘吾示勸一切世人,于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這個‘吾’就是六祖,他也勸一切世人,如若把佛的知見都推到佛那邊去,于自己無關,這樣學佛那至少得‘三大阿僧祗劫’。其實‘剎那即成佛’!這話是大圓滿的話,密宗叫‘大圓滿剎那即成佛’。六祖接著又說︰‘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慘躪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口上說的都很好,好話說盡,但心中卻很惡,壞事做盡,心里想的卻都是壞事。輕視別人,害己奪物……種處的干擾,使得一切都不安寧。為什麼這麼做?就因為你是眾生之見而不是佛知見。所以昨天我還跟別人講︰我們修行,就是把我們眾生的知見換成佛的知見,也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佛已經在《法華經》上把道理都說了,對于我們來說,關鍵就在于我們如何馬上放棄自己的眾生之見,變成佛的知見,這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