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12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花了五劫的時間才想出這‘四十八大願’、想出這個極微妙的法門。這個法門‘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通佛智就是與佛智相通,暗暗地合乎道妙,巧入無生就是得無生法,證‘無生法忍’。正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有人就是不能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其實能真正事念的人,一樣可以達到‘理一心’。為什麼?因為事念照樣可以暗合道妙!持名念佛的人,通過念佛不知不覺中也就能達到‘實相念佛’,令得自己萬緣放下什麼都不想了,就是一句佛號,明明朗朗現前,無住而又生心,這是極殊勝的‘實相般若’,能在暗中就通了就合了。所以這個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就在于此。
同樣的道理,密法中的持咒,也要發大菩提心持咒才成。要知道,淨土宗就是密教的顯說!二者是相通的。也就是說︰般若有三個般若,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而念佛也有四種念佛,我們是‘持名念佛’,通過‘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在你持名之中不知不覺就暗合了‘實相念佛’。因此我們要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老實念佛,‘如子憶母,如母憶子’,一會也不忘,同樣也可以‘明心見性’,這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說的。 益大師的話與大勢至菩薩的話完全相合。
有的人往往自己喜談高妙,其實他並不知道,他所謂的高妙反而是走了彎路。所以有的時候反而不如我剛才說的那位老修行人。她雖然不識字,但通過念佛她至少是達到‘事一心’,不達到‘事一心’是做不到的。因為咱們凡夫的這個肉體,你怎麼使橫勁,多少天不吃飯,多少天念佛不斷,困也把你困死了,餓也把你餓壞了。所以只有到達了‘事一心’之後,那才能有所突破!這是我們最近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把《要解》里頭現成的話匯集成了一幅對聯,這個上聯是‘從事持達理持’
就從這個‘事持’,也就是剛才所講的‘事持’,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我就這麼如子憶母一樣,真正下決心求往生,就這麼念,老這麼念,老這麼念,不忘,一會兒也不忘,這就是‘事持’。‘事持’之中就會不知不覺地達到‘理持’,那也就趨向于‘實相念佛’,或者完全‘實相念佛’了。當然這就要看個人情況而定了。這是 益大師的話。這個淨土法門之妙,就在于‘從事持達理持’。有的人說︰‘我智慧不高,這個道理我還不十分懂’,但你只要跟 益大師的話相合,即‘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對于這世間我不貪戀,我就決心要求生淨土,去度眾生,將來‘花開見佛’。你就這麼老實地念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