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3
下面,世尊非常慈悲,給我們打了種種的譬喻,以說法讓眾生知道這個道理︰
‘譬如淳在岩樹中,無數群蜂圍繞守護,時有一個巧智方便,先取彼蜂乃取其蜜,隨意食用惠及遠近。’樹上有許多蜜,但有許多蜂圍著,你要吃蜜,蜂就要蜇你,這該怎麼辦呢?你得要先把蜂去掉才可以取蜜。蜜是現成的,你得的就是這個嗎!這里‘蜜’譬喻的是‘如來藏’;‘蜂’代表的是‘煩惱’。你是要除了煩惱,這個‘如來藏’、一切功德、一切受用都是現成的。這個譬喻如同《圓覺經》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一樣的。許多人對于這個‘本來成佛’的這個‘成’字極為不信呀!甚至連古大德也有信不及的。如果說‘本來是佛’還可以,而說‘本來成佛’這話可不敢相信。所以我們在這部經中再選幾個譬喻,以此證明佛所說的這個話沒錯!
因為佛在說《圓覺經》時說的這句‘本來成佛’,是佛的本意!不是哪個翻譯的人給翻譯錯了!上面的那個譬喻不是講了嗎,‘蜜’是已經有了的,不是蜂還要采花,而是因為蜂圍在那才使你沒法吃那個蜜。眾生本來有‘如來自性’、就有‘如來藏’,如來的德相與釋迦牟尼佛的一樣!但你的煩惱就像許多蜇人的蜜蜂一樣,所以才不能受用他,這是一個比喻。下面的比喻就更妙了︰‘譬如粳糧未離皮糠,貧愚輕賤謂為可棄,除蕩既精常為御用。’這是說,吃飯的人,他們飯上還帶著稻子殼,不管是掏米的人還是吃飯的人,只要見了帶殼的米粒,一定是帶著米一起扔了。給國王做的御用飯與咱們吃的飯都一樣。這也是個比喻,那殼子里的米就是‘如來藏’;種種的煩惱就是那稻米殼。你只要把殼子去掉就可以給國王吃了,沒必要偏得連殼帶米一起扔掉呀!
以上兩譬喻說的就是這個‘成’。就是多了點‘皮’罷了,我們要是有去皮、去殼的機器,倒進去皮殼就會脫了,也就成了好東西了。所以,我們學佛,特別是有學問的人,越是知識份子,學起佛來越是變成所知障、理障!不能如實領受佛法的真意,往往是按照研究學問那樣去研究佛學,所得恰恰是相反的東西。‘為學日增’,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搞學問嘛!你的學問一天比一天增長,學問要是越學越不會了,比如本來會高等數學,越多就越只會加減乘除了,那不就是白學了嗎!所以,為學當然是越學越增長。‘為道日減’,有很多人肯讀書、肯讀經,但是他就不知道這讀經的要旨是‘日減’。減什麼呢?正如剛才所說的,你要把殼去掉!而沒有什麼可增的!就像淘米一樣,你只要把米殼去掉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加什麼了,也沒有什麼可加的。下面的經文中許多譬喻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只是要去東西,而不是要得東西。就拿有些人來說吧,總是想得點神通、得點什麼定、得點什麼奇異功能……對于奇異功能,我曾在一次佛學會上講過︰‘這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有個人听了這話很不高興,因為他在這大講什麼奇異功能。其實,你真的把你的‘殼’去了之後,如來的智慧德相完全是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