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正宗分 正宗分9
    正宗分9

    佛在世時,有一次帶領眾弟子出外弘化,經過一處有兩個討飯的叫化子,見佛經過,其中一個說︰佛好像一個大王,佛弟子們好似群臣,現在大王帶領群臣出來巡游了;但另一個討飯的卻說︰佛好像是只母牛,佛弟子好像一群小牛,現在母牛帶著小牛出來覓食了。因此,他們兩個人都造了口業而不自知,而且他們的口業,都同時獲得現報。原來該國國王駕崩,全朝群臣物色一位賢明之士繼承王位,巧遇贊佛如王的人,睡于樹下,有祥雲覆在其上,知是非常之人,于是選他為王。至于說佛像母牛的人,因喝醉倒在通衢大道中睡覺,竟被五百商人的牛車經過輾斃。由于此故事的治約啟示,我們實在不應該隨便惡口批評別人。

    3.廣修供養願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初二句,是總標廣修供養的大願,供養有事供有法供,但修事供,不修法供,不名廣;必須由事供養進而法供養,方名為廣。又能供養之心有限,所供養之境有限,所供之物及所施之法皆有限,不能稱廣。今言廣修供養,無論是事供養,法供養,能供養,所供養,皆稱性起修,豎窮橫遍,無窮無盡故言︰廣修供養。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以下,是明所供養之境,廣大無盡。法界無盡,虛空無盡,于無盡虛空法界中,諸佛國土亦無盡;今將盡空遍界所有十方三世中,所有一切佛國土,盡碎為微塵,在如是眾多微塵數中,每一粒塵皆‘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而每一佛在說法時,皆有種種菩薩聚集法會,其數之多,實無法想像,故用‘海會’二字,以形容圍繞佛听法的菩薩眾多,猶如海之廣闊無涯。

    菩薩言種種,是包括初發心的凡夫菩薩,或權教地前菩薩,或地上地後,或已證佛果而再現菩薩身的佛界中菩薩。‘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是顯其境界的廣大、弘偉、與壯麗。又豈是我等凡夫所能信能解?但以普賢菩薩的智慧及其願力,故能起深切的信心,深切的理解,明明白白,知到見到所有盡空遍界極佛剎微塵數佛,皆在面前,故說︰‘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是出供養因心的廣大無盡。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涂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