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經玄義 金光明經玄義1
    金光明經玄義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此金光明甚深無量。太虛空界。尚不喻其高廣。況山斤海滴。寧得盡其邊崖。日輪赫奕。非嬰兒之所瞻仰。大舶樓櫓。豈新產者之所執持。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況二乘心口安可思說。凡夫徒欲言之。言則傷其實。徒欲不言。默則致其失。二俱不可。欲以言之言亦不可。欲以默之默亦不可。故大品中梵志雲。非內觀故得是菩提。非外觀故得是菩提。非亦內亦外觀故得是菩提。經言皆不可思說。又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者。以金為名。名蓋眾寶之上。以法性為體。義則如來所游莊嚴。菩薩深妙功德以為宗。照曜諸天心生歡喜以為用。故文號經王。教攝眾典。故唯貴為名。唯極為體。唯深為宗。唯大為用。唯王為教。所以不二之體常為四。佛世尊之所護持。三世十方亦復如是。一切菩薩。遍他方以遙禮。樹神善女。親雨淚以稱揚。諸天覆之以天威。地潤之以地肥。大辯加之以辯道。功德益之以財寶。諸有悉干枯。三涂除熱惱。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皆出現。是以金龍尊王三世贊嘆。地神發願以護說者。上聖既爾。豈況人乎。敢托斯義。輒欲興言。冀涓露入海禽鳥向山。實藉片緣同均堿色。

    將釋此經大分為二。初釋題。二釋文。

    釋題為五。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教相。

    就此五章大分為二。初總釋。二別釋。

    總釋又二。初生起。二簡別。

    生起者。此娑婆國土音聲為佛事。或初從善知識所聞名。或從經卷中聞名。故名在初。以聞名故。次識法體。體顯次行。行即是宗。宗成則有力。力即是用。用能益物。益物故教他。聞名是自行之始。施教是化他之初。有始有終。其唯聖人乎。五章生起次第如此。

    簡別者。簡是料簡也。問若略則唯一。若廣則無量。今此五章。進不是廣。退不成略。何故五耶。答非略非廣。非略故不一。非廣故不多。廣則令智退。略則義不周。我今處中說今義易明了。五章中當其義如此。別者分別也。前一章總三字共為名。次三章派三字以為別。後一章兼于總別。而明教相也。又顯體一章明理。余四章明事。又前三章是因。後二章是果。又前四章是行。後一章是教。又前四章是自利行。後一章是利他行。又前四章是聖默然。後一章是聖說法。如此等種種分別料簡。今顯譬中當。分明包富。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知者。此皆為分明中作譬也。囊中有寶為總三字作譬。探以示人為別三字作譬。囊中有寶為理一章作譬。探以示人為明事章作譬。其余例皆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