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明譯史 參、明譯史1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釋迦牟尼佛示生印度,經典皆梵文,不翻譯,無以見聞。簡介譯史原因有二︰

    一、譯者簽名,表負責,令學者斷疑生信。免如後漢,佛法初來,若干經典失譯人名,疑為偽經,不生信受。

    二、古時交通不便,取經皆賴水陸或徒步,所謂‘去者成百歸無十’,緬懷古德為法忘軀的精神,今得見聞,當飲水思源,生感恩心,作難遭遇想。

    ‘唐’標年代。唐高祖李淵始,至昭宣帝止,,傳二十主,二百八十九年,與漢朝齊名,為中國佛教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于闐’譯地乳。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今新疆省天山南麓一帶,名和闐。傳說建國之初,王老無嗣,祈毗沙門天王,天王頂生一瘤,出嬰兒,不飲人乳,再禱,廟地涌乳,吮育成人,故名于闐。

    ‘沙門’標身分,是出家人。翻字不翻音,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之義。也是古印度對宗教家的通稱,佛弟子謂‘沙門釋子’,表釋迦牟尼佛的出家弟子。傳至中國,沙門成為出家佛弟子之專稱。‘三藏沙門’博通經、律、論三藏教典的法師。佛法雖廣,不出三藏,經詮定學,重在修定。律詮戒學,重治煩惱,斷惡修善。論詮慧學,啟發般若智慧。三藏即三學,約偏重言,各有所詮,實際則含攝無遺。

    ‘實叉難陀’譯學喜。依文釋義,好研三學,孜孜不倦,故能博通。武則天時來華。因帝崇信三寶,喜華嚴,東晉譯六十華嚴,三十四品,七處八會,不完整,特遣使往于闐請經及譯師。據開元釋教錄雲︰師于證聖元年(西紀六九五)譯八十華嚴,費時四年,八十卷三十九品,七處九會。依此推測,當在證聖元年前來。除華嚴外,亦譯余經,睿宗景雲元年(西紀七一○)圓寂,壽五十九。十六年譯經十九部,一○七卷。

    另有折本地藏經(瑞成書局出版),譯者法燈或法炬,法燈西晉時來,依開元釋教錄載,本經唯實叉難陀法師譯,無他譯本,且武則天後,方有地藏經流通,不知何以誤導?這種情形,明代已有,恐相當普遍,雲棲法匯中,因性安比丘將印此譯本,蓮池大師題跋曰︰‘地藏經譯于唐實叉難陀,而時本譯人為法燈、法炬,不著世代,不載里族,于藏無所考,雖小異大同,理固無傷,而核實傳信,必應有據。’顯非法燈、法炬譯。為求證信,須有根據,不論讀誦、印贈、流通,應以實叉難陀法師譯本為準。但世人積習難改,蓮池大師,明朝萬歷年間人,距今已近四百年,而今錯誤如昔,曾向書局建議,但三十年來仍沒改。主要在讀誦者不知,不辨真偽,而書局或因制版關系,且目的在作生意,更改不易。願往後團體共修,個人受持,認明譯者,盡些心力維護正法,彼銷路不好,自然不印。其他如香或素食品,凡以佛像為商標者皆拒買,免犯不敬三寶過,期佛弟子們群力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