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正文】63
【風火交煎,神識于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無一毛而不被針鑽,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
生命自入胎來,無一剎那暫停,而不趣向死亡。所以可說生的開始,就是死的開始,生死猶如形影一樣的不相舍離,什麼時候一息不來,什麼時候便成永訣!但死的時候又是怎樣的?這幾句文,就是描寫人類于死亡邊緣時的種種苦況,可見死不是很安然而是很痛苦的!
‘風火交煎’,形容死時的寒熱相迫。風與火,是四大中的二大,其性雖都是向上的,但火是分化的,具有離心的功能;而風是輕動的,具有變動的功能,火猛風鼓,相互交煎,時臨死亡的人,平時如沒有相當佛法上的修持工夫,必然就會‘神識于中潰亂’。意即顯示這時,神志昏迷,心識混亂,沒有辦法把持得住自己這念心,對于什麼自然模糊起來。在平時,我們的眼識能分辨人物,我們的耳識能辨別音聲,但當死時,由于四大分張,風火交煎的關系,神識就隨之崩潰而呈混亂狀態,聲音入耳既不能辨別,人物現前也無法辨認。同時,由于風火交煎的影響,生命體內的精血,就被煎熬得竭盡,‘精血既竭’,則表層‘皮肉’,當然也就‘自外干枯’,不再如生前的光澤滋潤。這從現實世間,我們明白見到,不特 者死時干枯,有很多肥胖的人,到了死時,不是變成骨瘦如柴,就是將人縮短成為嬰兒一樣大小。這因風鼓動火,火乘勢而熾然,身上的水份,自然被蒸發,而變為干枯了。
還有,人當臨命終時,由于四大分離,其痛實在是不堪言狀的,勉強的說︰其時生命體上,沒有一根毛孔不感到似被針鑽一樣的難受,所以說︰‘無一毛而不被針鑽’。同時,人的生命體上,是有很多竅穴的,如頭面的七孔,或身上的九孔,乃至體內骨骼相接之處,都是竅穴。可是當你命終之時,你將感到全身竅穴,沒有一竅不似被刀割一樣的難受,所以說︰‘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針鑽刀割,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所以每見世間的人們,稍微被針刺了一下,或者被刀割了一點,立刻呼痛不已,何況一毛一竅,都被針鑽刀割?當更苦痛不堪!所以一個人死時,的確是很苦的。因而佛在每部經中,都痛切的告誡吾人,死苦是怎樣的慘烈!再以烏龜脫殼的譬喻,來與人死神識離體作一比較。如將烏龜置于熱鍋里烹煮,當它煮熟時,龜殼就脫落,雖說龜殼在煮熟時才能脫落,但還是比較容易的,所以說︰‘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可是,如果一個人死時,神識離去人的軀殼,比烏龜脫殼倍加困難,所以說︰‘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這里說的神識,就是八識中的第八阿賴耶識。根據唯識學說︰人在入胎時,第八阿賴耶識首先而來,人當臨終時,第八阿賴耶識最後離體。在第八識將離而未離時,瀕于死亡邊緣的人,真是極其痛苦的。其痛苦的程度,遠勝于活龜的脫殼。因人類的情識,較之其他眾生更為旺盛,加以一向執持生命肉體執慣了的,現在忽然要精神與肉體分離,自然是苦不堪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