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百家集注大成37
【維摩經雲】欲得淨土。但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黃檗禪師曰】心若清淨。何假言說。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每日行住坐臥。一切語言。但莫著有為法。出言瞬目。盡須無漏。如今修行學道者。皆著一切聲色。何不與我心同虛空去。如枯木石頭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應。若不如是。他日盡被閻羅老子□訊你在。你但離卻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自然不照而照。豈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路。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你清淨法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川禪師曰】退後退後。看看頑石動也。頌曰。山堂靜夜坐無言。寂寂寥寥本自然。何事西風動林野。一聲寒雁唳長天。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于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王日休曰】須彌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為山之極大者。故名山王。謂在眾山之中而為王者也。日月繞山而行以為晝夜。由此而分四面為四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可謂大至矣。人身豈有如是之大者乎。蓋譬喻耳。故雲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也。雖如是至大。亦非真實。是虛名大身而已。故雲佛說非身。是名大身也。何則。凡有形相者。皆為虛妄。故三千大千世界亦為虛妄。況如須彌山之身者乎。唯真性為真實。此經說真性第一義。故以一切皆為虛妄也。一切所以為虛妄者。以其有形相。既有形相。則無不壞者。縱使不壞。乃業力以持之。非本不壞也。業力盡則壞矣。唯真性無形相。故無得而壞。此所以為不壞之本。自無始以來。至于今日。無有損動。故雲常住真性。謂真性常住而無變壞。此所以為真實也。
【陳雄曰】須彌山高廣三百三十六萬里。為眾山之王。謂人身有如是之大。萬無是理。唯佛真性清淨無相。無住著。無掛礙。包太虛。藏沙界。雖須彌山不足以擬其大。世尊欲以真心悟人。托大身以為問。而須菩提深悟佛意。遂有甚大之對。恐大眾未曉。為之辨論曰。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非身者。法身也。真心也。文殊菩薩問世尊。何名大身。世尊曰。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淨法。故名大身。蓋亦指真心言之也。如此則真心可以吞須彌山矣。
【顏丙曰】色身雖大如須彌山王。畢竟非大。為有生滅。佛說非身。非身乃為此身也。本性無此妄身。是名大身。所謂佛身充滿于法界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