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講義卷第三22
寅二明心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法界即一真法界;迷時從一真法界而起十法界。今證佛果,還歸一真法界,深廣如海。慧是照用,稱法界而起,故名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者︰今海慧為能照,諸相是所照,以離分別念,相即無相,猶如虛空。‘楞嚴’雲︰‘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上句指體不變,非為群相︰下句指用隨緣,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正不變而常隨緣,雖隨緣而仍不變,則圓覺妙性,亦復如是。二明心竟。
寅三結名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此名如來者︰指能隨順人。隨順覺性者︰謂如來從初發心修行,大開圓解,于無修證,而起修證,漸次隨順,而證圓滿覺性,是為究竟覺。一明依位漸證竟。
子二明亡心頓證
丑一亡心入覺
寅一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
前者漸次隨順,位有高下,證有淺深,皆為不了,寂滅心體,能所未亡,恐存分別,則悟入無期。今者的示平等一心,任運合道,乃為圓頓妙旨,成真隨順。前是隨相法門,今為離相法門。亦如華嚴,先說差別位地因果,後以平等因果融之;此中意趣,正相同也。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者︰此的示一類圓頓菩薩眾生,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以眾生日用現證,全是如來平等法身,若一念不生,全體自現,故居于一切時中,行、藏、語、默,見色、聞聲,不起絲毫妄念,以才起一念,即迷現量故。于諸妄心,亦不息滅者︰謂眾生妄心,本無自性,全體即是真如,若息妄求真,何異離波覓水。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境從心現,元是自心,以妄想境界,本是一真,豈容擬議。舉心即錯,動念即乖,若加了知,如‘楞嚴經’雲︰‘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且心體本具靈知,何必更加了知耳!于無了知,不辨真實者︰謂于無了知處,則能知既寂,即真實知,真實即知,誰知真實?如眼有見,不自見眼,故不辨真實也。此道人日用安心之法,苟能任運如斯,則心心合道,念念證真,隨緣而現利生事業矣!然上雲︰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則事不礙于理也。此雲︰于無了知,是理法界,不辨真實,則理不礙于事也。理事無礙,名為圓覺隨順。謂從此任運修習,自可到事事無礙,圓滿諸佛境界矣。一指示安心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