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十四(经文卷三之一) (经文卷三之一)10
    此中舌处不显。寄隐遇字之中。

    巳二详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巳三分文难破。分三。午一破从舌生。又三。未一按定一舌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

    未二当成一味

    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

    石蜜。温陵言即沙糖也。由言舌自生味。故招此难。言舌既生味。当如树之生果。或酸或甜。但成一味。今若元生酥味。岂能遇糖而变。

    未三两途难破。又二。申一不变即失舌义

    若不变移。不名知味。

    舌以知味为义。约此即失知味之义。

    申二变移即须多体

    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成多舌之过也。依前树喻。若欲兼生多果之味。须有多种之树。法中。若欲变移多味。理须具有多舌。云何多味而一舌之知能遍生哉。

    午二破从食生。又二。未一食不自知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

    未二转成他知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言他自知。何干于汝。而汝舌称有尝味之知乎。

    午三破从空生。分四。未一标令啖空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

    未二按定一味

    必其虚空若作碱味。

    未三展转成谬。又三。申一通身常碱谬。

    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

    申二知碱昧淡谬

    既常受碱。了不知淡。

    言碱味无时而脱。何由而知淡。

    申三形对并失谬

    若不识淡。亦不觉碱。

    言咸淡相待而显。今既如海鱼常处碱中。曾不识淡为何状。岂觉己所处为碱哉。故俱无辨矣。

    未四竟失味义

    必无所知。云何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