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與印度固有文化的關系 第一章 佛教與印度固有文化的關系7
    瑜伽的修煉方法,由八支行法而達到神通解脫的境界。所謂八支行法,便是禁制、勸制、坐法、調息、制感、執持、靜慮、等持。(1)禁制,就是行為的戒律,要守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貪的五戒。(2)勸制,就是清淨的行為,要知足、苦行、學習念誦和記誦,虔敬大神的五事。以上兩支,無論修道與在俗,都應共同遵守。自第三坐法以下,就只宜修煉瑜伽行者的特別修行。(3)坐法,共有八十四種至九十六種之多,有蓮花坐、獅子坐、雞坐、拜坐等等。還有雙手十指結成的手印(有許多種),這些都是達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記。(4)調息,練習呼吸氣功的各種方法。(5)制感,控制身體的感覺,有收攝六根的龜縮法等,可以達到如動物冬眠的狀態。(6)執持,使令此心不動,斷絕一切妄想,制心一處。(7)靜慮,由持心不動,可使境與心冥,得渾然合一的禪定。(8)等持(即三昧,或稱為三摩地),終使心如虛空,境照萬象。由執持到靜慮和等持三支,是瑜伽的中心行法。由此而獲得不可思議的神通和智慧。換言之,最後達到啟發自我不可思議的潛在力量,從自性而獲得解脫,進入智慧的境界。但三摩地也有深淺的不同,大體分有想(有心)、無想(無心)兩種。無想就是無想定的最高境界,由有心到達無心的妙境,可以使神我超然獨照。修習瑜伽,能夠成就神通。據《方便心論》所記載,瑜伽外道有“八微”和“八自在”說法。“八微”就是四大(生理變異)和空、意、明、無明。“八自在”就是能小、能大、輕舉、到遠、隨心所欲、分身、尊勝、隱沒(隱身)。

    瑜伽派的哲學,與其說它是學術思想,毋寧說它是實證主義,它的理論,也由于上古以來《奧義書》的層層蛻變,尤其注重禪思與觀行,用身心求證宗教哲學的真諦,所用的方法,是近于科學的。印度任何宗教與學派,求證的方法,都離不開瑜伽的禪觀,佛教也不例外,只是求證所得的,有程度深淺,與見地正確與否的差別。

    3.勝論派︰梵語“吠業史迦”(Vaisesika),又譯作“衛世師”,有差異、特性等意義。初以六句義立宗,後又演為十句義。中國《大藏經》中收藏有玄奘法師譯、慧月論師著的《勝宗十句義》,約如︰

    (1)實,梵語“陀羅標”的意譯,說宇宙萬有實體的本質包括時間和空間(體)。

    (2)德,梵語“求那”的意譯,說宇宙萬有的現象(相)。

    (3)業,梵語“羯磨”的意譯,說萬有的作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