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第五天开示
    发大悲愿心(晨坐)

    慈悲可分三等:①有亲疏之分的,②有主客对象的,③平等普济而三轮体空的。

    真慈悲一定要从真智慧产生。没有无我的智慧为指导,慈悲便是不清净的。清净无私的爱,也可算是慈悲,凡是有我的、自私的、带有情绪情感的慈悲,便是所谓“有情众生”的爱。有情,所以有烦恼;自己有烦恼、也会带给别人烦恼,岂能名为真正的慈悲。在凡夫的阶段,当从初等学起,然后登二望三。

    真正的慈悲是没有亲疏远近等条件的,《法华经》的一雨普润,便是平等的慈悲。只要有条件,便是以自我为中心,便都会有烦恼。若不断除烦恼,慈悲便不真切。是故若知众生苦厄,而起慈悲愿心,必当以大勇猛心,修精进行,断惑证真。至于如何修行?不外以正知正见的观念作方向的指导,以安全可靠的方法为实践的锻炼。这也就是我们在禅七之中,必须要练习的功课。

    禅法即是最上乘的佛法。佛法的基础,不离因果。当以大菩提心为因,大悲愿心为根,禅修始能有方向及重心。否则便是盲修瞎炼,或被讥为“脚不点地”的无主幽魂,岂能真的明心见性。

    没有出离心者是凡夫,未发菩提心者是外道,不发大悲愿者是小乘;唯有具足三心,方是大修行人。世上有很多人修道,以为道的最高层次是万物同归,故也认为任何修行,皆与佛道同源。究其实际,若不知有出离心、菩提心、大悲心者,当然不是禅道及佛道,乃是佛法以外的外道。

    若发大悲愿心,便得对心系苦恼的众生,随时给予协助、关怀、救济。众生在哪里?就在我们家里,以及每天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古来禅门祖师教诫禅修者,当在平常待人接物中摄心安心,若能经常练习着以慈悲心待人,必能以智慧心待己,那就是最上乘的禅者工夫了。

    如果你对众生,常怀占有心、征服心、控制心、而没有包容心及关爱心,便是不慈悲,便不是在修行。

    慈悲不能有条件,例如你对人好是指望人家也对你好,或是担心你不对他好可能会惹麻烦;这好似农夫养猪、饲牛、喂马、畜羊,为的是吃它的肉,要它的毛,或是要它工作;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真正的慈悲。

    发大悲愿,是愿众生都得究竟安乐,那就必得用佛法的开导才能完成。现在社会上大家知道要做福利事业,确实很好。但只做福利事业,并不是最好,那只是治标;要以佛法来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方是标本兼治,使人得真安乐,这才是根本之道。

    诸位来打禅七,便是来修学佛法的精义良方,以备用之于日常生活中。处处示现慈悲,时时运用智慧,方算没有白来一趟。

    随时随地,举心动念是为众生得安乐,不为自己求利益。若能如此,自我中心的烦恼执着,才会愈来愈少,明心见性的时日,才会越来越近。

    大多数人都知道爱心是美德、慈悲是善行。不过,当亲生的孩子病了会难过,希望他快点好;至于邻居的孩子病了,便没有那么迫切;陌生人的孩子病了就没什么痛痒;异类众生遭到屠杀,那就更因事不关己,可以隔岸观火了。禅修的人,岂能如此?不仅要关怀夫妻儿女等家人亲人,也当随时随地以慈悲心关怀所有的人,乃至一个微小的生命。

    有些人说:“等我成佛之后,再来广度众生。”这是颠倒本末。释迦世尊出世时代,是因为世间尚没有佛法,所以必须自己先去发现佛法,然后来度众生,我们现在已有佛法,故在自己受用佛法的同时,也就要把佛法传扬给人,这才是有慈悲心。

    但我们的情绪经常在波动,我们的信心不够坚定,所以要来打禅七,要来听闻佛法,由听闻佛法而信受奉行。打禅七能使我们增长信心、坚固正见,确立正确的信行。希望各位发出离心、发菩提心、发大悲愿心。这样才能心中无私,这样才能把方法用得着力;不为自己利益,才能得大利益。

    内外之分(早斋)

    各位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来参加禅七,抱着这种心态很正常。进入禅七之后,我却要告诉你们,唯有彻底放下自私的自我利益,才可以得大利益。别人也能因我而得利益,这便是自他两利的菩萨行。

    这些观念,我必须一再地提醒你,因为怕你不清楚。就好像生客进饭店,只见到五花八门的菜单和菜色,却分辨不出餐点的好坏和营养成分。我就像是餐馆的跑堂,正在为你服务,告诉你何者好吃、有营养、可以吃出健康;这是我的责任,如果不说的话,于心不安;听与不听,由你自己决定。

    从禅七开始到现在,你们经常听到我在批评别人,骂那个是外道,骂这个是邪门,甚至连佛门中的人也被我骂了进去。佛门不是广大、包容,而最有涵融的吧?

    我必须慎重地告诉诸位,这就是“内外之分、邪正之辨”。其中岐异绝对要弄得清清楚楚,才能有智慧的抉择。好像我跟你同去赴宴吃饭,结果你分辨不出何者有毒,何者有残留的农药,何者有非法的添加物,虽然乍看全是食物,但吃了会中毒。我既与你同桌共餐,而且我已明知如何选择食物,当然要一一向你指明,否则便是我不慈悲了。

    佛法名为内学,佛法的修学是向内求的。但是,修行不一定就是内学。一般人讲修行,不出三个层次:①是为身体健康,②是使心理平衡,③是使精神升华。这三个层次,一个比一个高。通常人会三个全要。首先,身体健康,可以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也可以多帮助别人;其次心理平衡,情绪稳定,就不会怨天尤人,不致把大家弄得鸡飞狗跳。而精神升华,则更好一层,能够发觉到:小我是无所谓的,大我比个人还重要,有民胞物与的认知,我与宇宙同在,也与唯一的真神同体。

    各种哲学、宗教、艺术都不超过这三个层次。但我要告诉诸位,如果停留在这三个层次,就是外道,既然入了佛门,既然学了禅法,就一定得超越这些。其中第三个层次,尤其危险,一不自觉,便会以为自己是最完善、最伟大、至高无上、神我合一的实证者了,便会出现“我是神,神是我”的权威心态,会产生强烈的支配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可以帮助你,也可以毁灭你。”这种宗教狂热的后遗症和副作用,非常可怕,可能造成人类的大灾难。所以说“神与魔难分”,是因为精神升华也可能产生傲心、慢心,自以为悲天悯人,可以救人救世,而为了完成他救人救世的目的,所以要操纵、征服、控制,抹煞人性,结果弄成个人崇拜、执着更深。这是外道,而非佛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超越这三个层次,才能真正解脱自在,才能真正见到佛性。

    但是,尽管一再强调外道和佛法的区别,却不是要各位去攻击外道。有些人的因缘,只能接触到外道,它的存在是事实,我们不得认同外道,却要用佛法的包容、涵融去超越外道,努力宣扬佛的正法,便等于破除外道。

    知恩报恩(午斋)

    儒家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其中就有报恩的思想。现今高倡环保意识,正迫切需要实践这两句话。不能一边追求物质享受,一边口头空唱环保;一方面要求享用便利,一方面又骂他人忽视环保,这就言行矛盾了!

    禅的修行者,生活原来就力求简单朴实。我常告诉弟子们,冬天只要冻不死,平常只要饿不死,物质生活就算够了。

    我们除了要知福惜福,也要植福培福,不能老是享福。但是每一个人,多少都怀有占点便宜、享点现成、图些方便的心态。

    善根深一点的人,比较有良心,会想到回馈,便是知恩报恩的行为。

    禅修者,不仅要知回馈,而且更要知道布施结缘。不论他人对自己是否有利,自己到了那里,就当让那个地方得到利益。这样就是发菩提心,发慈悲心。

    布施不必要有原因,也不须谈何条件。从世法来说,“回馈”是对的,但从佛法而言则是错的。布施的给予,不谈条件,不是交换,才能避免从“我”的角度来考量,也才可能减少自我中心的执着。

    真正的“知恩报恩”,不是“回馈”。譬如你这次来打禅七之后,想要报师父的恩,结果拿了一大堆米、一筐子菜来回馈我,这岂不要胀死我啦?报一切恩,莫过于度众生,不要只讲狭隘的回馈。报师父的恩,要能理会师父的心志。我做的是度众生的事业,你们从我这里得到了佛法的好处,便应当从修持佛法而来护持弘法的事业,让更多的人也能得到佛法的好处,这才叫做知恩报恩。

    诸位知福,所以来打禅七,惜福所以尽量节俭,懂得培养福报,所以要用世、出世法,尽心尽力、广结善缘。

    禅与悟(晚坐)

    许多人羡慕开悟,以为一悟,佛法就能不修而得。像六祖慧能,没读什么书,开悟之后,一切经教,都是他自心中物,六祖《坛经》里引用了法华经、维摩经、般若三昧经等;六祖大师一开悟,那些经典就从天上像用漏斗灌油瓶似地源源不断灌到他脑子里了。有这样的事吗?如果有,那是神话小说,或者是外道的幻术。

    佛法,一定是要自修自证的。

    禅是顿悟,亦不离渐修。渐渐地修,突然间悟;也有突然间悟,然后渐渐地修。有的人是因过去善根深、根性利,很快就悟了,不一定要有打坐的过程,即能于言下大悟,像慧能大师,听商人念金刚经他就悟了。

    马祖有个弟子叫石巩慧藏,原来是个猎人,专门猎射麋鹿。有一天他追逐一只鹿,正巧鹿逃跑到马祖那里去,马祖就把鹿藏起来。猎人一路追到马祖这里,质问马祖:“鹿跑哪里去了?”马祖不回答他,反而跟他比射箭,问他:“你会射箭吗?你一箭射几只鹿?”猎人很得意地回答:“我当然会射!我每发一箭,就一定能射到一只!”马祖语带轻蔑地说:“一箭才只能射一只啊?”“你呢?”“我一箭能射一群!”“一箭射一群?!你怎么这么残忍,忍心杀害这么多的鹿!”猎人很气忿地责怪。马祖也不生气,慢条斯理地反问他:“喔!一箭射一群是残忍,一箭射一只就不残忍?同样是命,怎么忍心!”一句话,打动了石巩的心,当下回心转意,把箭、弓都折了,立即出家,成了马祖的入室弟子。

    还有一位神赞禅师,他到百丈禅师那儿去参学开悟后,回到剃度他出家的寺院。有一天,见他的剃度师在看经。正好旁边有苍蝇正在纸窗上闯,一次一次地撞在纸上,找不到出路飞不出去。他就对着苍蝇,似有心若无意、又像指桑骂槐地说:“像你这样在纸堆里钻!钻个八辈子也别想钻出头去!”他师父听了回头看他!看是怎么回事;他故意装没事,眼睛就只盯着苍蝇看。

    又有一天,他的剃度师在洗澡,他就替他师父擦背。一边擦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可惜啊!可惜!这么好一座佛殿,可惜佛像没开光!”他师父回头看看,问他说谁;“没有!只可惜佛像没开光就是了!”这师父洗好澡,愈想愈不对劲,这徒弟出去几年,怎么回事,说话怪怪的。于是把徒弟请了来,恭敬地礼拜他。拜过两拜要拜第三拜时,徒弟说:“不要拜了啦!你究竟要问什么?”师父就问:“你这几年在外面,遇到谁了?”“没遇到谁,就遇到个百丈禅师!”于是他师父就敲钟把全寺住众集合来听这位徒弟开示。后来经徒弟证明,这师父是听了他的两句话开悟的。

    你们之中,在座有的人来打禅七,是为了要我证明他开悟,或者是要我给他一个见性成佛的方法。这未免太心急了!六祖慧能大师开悟之后,并没有紧追着五祖问:“我开悟了没有?”也没有问:“什么时候传法给我。”六祖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已经知道:这是一匹千里马。但五祖还是把他放到大寮米仓去舂米。六祖也没想到自己开悟了没,也没有想到传法接法问题,他更不会想:“怎么五祖不知道我的程度呢!”

    你们不要急。我每天都在海里撒网捞鱼!你们都是大鱼,只不过尚未闯进网里而已。

    禅的悟境当然是有的,但是不能急着想求悟境。至于什么时候见性、见道、开悟,那没有关系,因为不管开悟不开悟,都还是要这么用功,并不是开悟以后就不必用功了。就像开车,只要注意车况如何、路走对了没,而不要老是问:“到了没有?”只要方法对、方向对,持续地用功下去,到了的时候自然就会到。

    开悟又名证验,禅与证的关系和条件是什么呢?不妨顺便谈谈。

    所谓“证”,是指经验,也可说,禅七的过程就是你的经验,这也是证。过程就是结果,所以打禅七的事实也可名为“证果”。但在禅宗,从唐到宋,祖师语录里从没讲几果几果,也从没讲开悟有什么层次,只说“有省”。有省就是悟。有的人悟很多次,有的人只悟一次。日本的道元禅师称这叫“桶底脱落”。也就是自我中心没有了,自我的痕迹没有了。这就叫悟境现前。悟了以后呢?更平凡,更像个普通人。

    在我受戒期间,供十师斋的那天,发现少了一位尊证和尚;就是我的师父灵源老和尚。供斋时间已到,照说灵老是一定不会迟到的;但就是不见他的人影。大家四处寻找。突然有人说:“厨房里有老和尚在吃东西,是不是就是灵老啊?”大家赶快跑去看,果然是。“灵老!您怎么跑到厨房里来吃了呢?大家等你供斋啊!”“我也不知道啊!我在大门口说是来应供的,人家就带我来这里吃了呀!”因为他穿的是一袭破破烂烂的罗汉中挂,也没穿海青,提着个破布包,怎么也看不出像个大和尚。人家带他到厨房吃东西,他还吃得津津有味,他没有想,也没有说:“我是戒师,怎么可能在这厨房应供。”

    所以开了悟的人,不会想到自己高人一等,不会在乎自己是开了悟或未开悟,倒是比普通人更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