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三乘
    第一章佛教三乘

    第一節何謂小乘

    聲聞小乘流派原有根本四部,日後衍生出十八部。諸部流派緣起各自不同。據三藏義淨與宗輪論所載亦各有異,今依藏傳佛教教史來說,根本四部說明如下︰一、說一切有部,細分七部。由寂護大師傳入西藏,藏傳佛教戒律依此。二、大眾部,細分五部。屬于阿底峽傳承,中原佛教戒律依此部弘揚。亦有依上座部傳戒者。三、上座部,細分三部,流傳于錫蘭、緬甸、泰國一帶。四、正量部,細分三部,不復傳世。

    佛教三乘中聲聞、獨覺、以及大乘各依四部學說,說一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作為理論基礎。聲聞、獨覺是小乘,依四部中之有部、經部;大乘菩薩則是以唯識與中觀作為學理正見。佛雲︰三乘四部、無有其他。

    學習佛教首當了解三乘四部之根源,而後依己發心學習之。佛陀三轉法輪依眾生根基差異宣揚教義,演教如來八萬四千法門。教導六道眾生最高智慧(究竟第一義),以超越輪回為目標。然眾生不解世界實相,追逐有為法以為實有,因而輪回不斷。故佛陀初轉法輪時宣說四聖諦,苦集滅道,諸法無常,因果輪回之真理。教導不信輪回因果者,善惡業報之道。若世人皆能依輪回的觀念行事,世間則無有惡矣。對初學者教導無常觀因果律是佛法中重要的課題。

    佛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諸佛教,最上第一。世親菩薩亦雲︰積聚功德有四,(一)無上,依止佛陀無有更上。(二)止惡,心不生三毒貪嗔疑。(三)生善念,一念善心得慈悲。(四)行善業,藉此可以積聚解脫資糧。由上可知積聚善因,行善行,是學習佛法的根本。听聞正法種善因,行正道種善業,其結果自然可得善報。然而這種觀念,是建立在俗義諦之上不能解脫生死,因為行善尚不能超越輪回。

    任何法門皆不離俗義諦與勝義諦,二諦真理是真理與生活之運用指標。解脫輪回前當先證悟勝義諦,勝義諦亦名第一義。勝義諦是依俗義諦而證悟─了達空性。何謂俗義諦?俗義諦就是二元相對的有為法。勝義諦是一元絕對無為法。能了知空性「無二」,證初地菩薩果位,通達不變自性是光明。初生究竟菩提心,何謂初生究竟菩提心?初地菩薩名歡喜地,初見自性清淨是前所未見,故名初生究竟菩提心。二地自十地菩薩,成就自利利他兩種事業,登一生補處。最後舍十地證清淨法界,即得無礙法身,解脫輪回束縛。佛雲︰言涅盤者,即是如來法身。

    初學佛法者需要對輪回無常之苦,有了深一層的體會之後,才會發現世間的苦與樂皆不恆久,猶如雨花泡沫般;故稱變化詭譎的世界為幻化世界,所指的這個世界,是指世界是不實有的。此時,對于擁有的欲望將會淡,心里開始感覺不安與恐懼;但卻又禁不起外界的誘惑與內心欲望的煎熬,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我是誰?何謂永恆?當這些問題產生時,殷切求真的意願亦隨之開展。如是者則適合學修大乘佛法。若只是為了解脫自我痛苦者,適合修學小乘佛法。但也有先學小乘,再發菩提心學大乘,最後依金剛乘開悟成佛。

    第二節何謂大乘

    大集經說︰其乘廣大,故名大乘。大乘亦名菩薩乘,菩薩梵語「菩提薩綞」。菩提是覺義,薩綞是有情義。菩提薩綞就是以大悲智上求無上正等覺,下度無量眾生苦,具足自覺覺他之行者名菩薩。大乘分顯密二宗,但不能將密宗視為單獨的一個宗派,因為密續的基礎是菩提心。藏傳佛教並非專事密宗,正確的密宗是依密續經典學習,其見地依唯識與中觀。

    一、唯識

    大乘唯識分二派,唯識實相派︰不取對境實有,但取根識所見實有。及唯識假相派︰非但不取對境實有,亦否決根識實有,頗似頑空。唯識之見地有三︰

    (一)能所等量,所知多少,能知亦多少。

    (二)能所等性。能知與所知其性相等。

    (三)能所非等量,所知依次第取,如刀斷百紙逐一斷。故能知與所知非等量。

    此三宗之見地,見寂護中觀論述有詳盡解說。

    另唯識有三性觀。何為三性?一、遍計所執性︰執著心外有我之法性。二、依他起性︰依種子因緣所生法而起執著。三、圓成實性︰依他起性之心原本實性,此心實有真如也。分別此三性,遍計所執性,系心外之法。非有能遮遣。依他圓成系心內之法,非空而能觀照。是名唯識三性觀,唯識觀者,簡舍遍計而持取依圓二性。

    修此唯識三性觀,自淺而深漸次有五重。稱為五重唯識。一遣虛存實識︰認定心外諸境為遍計所執之虛妄,無真實故而遮遣。心內所生一切,依他與圓成,本體非無而存留,此為虛實相對之觀法。二舍濫留純識︰識有八種,前五根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依此八識分別識相,則分別為「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此四分。雲何是「相分」?相分為所緣之境。後三分為能緣之心。故所緣之相分,濫于心外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為留存後三分之純識。此乃心境相對之觀法。三攝末歸本識︰「相分」系識內所取之境。「見分」系識內能取之作用。此二者皆從識之「自體分」而起,自體分為本,見分相分二者為末,故離識之自體分則無見相之末,攝末而歸于本。此乃體用相對之觀法。四隱劣顯勝識︰八識之自體分,各有心王與心所。心王勝故如王,心所劣故如臣。所以隱劣法之心所,以顯勝法之心王。此乃心與心所相對之觀法。五遣相證性識︰以第八阿賴耶識之自體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實性為二空所遣之圓成實性。雲何為二空所遣?即以依他起性之事相為空而舍遣,證得圓成實性。此乃事理相對,唯識之至極。五重觀之中,前四重為舍離遍計所執性而使之歸于依他起性之觀法,故稱相唯識。第五重為舍離依他起性為證圓成實性之觀法,稱唯識觀。

    二、中觀

    大乘中觀為龍樹所創,揭示緣起、性空、中道之學說,中觀在西藏分三派︰一、應成派,佛護、月稱所創。二、自續派,靜命、清辨所創。三、瑜珈行中觀派,此派為寂護所創。

    有關龍樹所造中觀論述,譯傳甚多。有十萬頌的「無畏論」,羅什三藏譯。「中論」五百頌,「十二門論」,「七十性空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菩提資糧論」,「諸中論」等等。龍樹菩薩以大乘性空作為基本,為佛教南傳北傳之南空北有,創造出佛教之中道。

    然中國大乘諸宗之中道略有異。法相宗以唯識為中道。三論宗以八不為中道。天台宗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雲何中道?中道者不二也,非有非空。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名空亦假名,此是中道義。」中論除以龍樹所造論本外,凡依勝義空性的論述,皆可安名為中論,故中論不是一部學說之別名。但通常所說之中論指的是龍樹所造之中觀論述。中觀旨在破空破假破執之見,說八不中道究竟無所得,證般若思想。所謂八不就是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但法相宗以觀遍計所執非有,依他圓成非空為中觀。三論宗以觀諸法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去為中觀。天台宗以觀三千諸法一一絕待為中觀。

    三、因乘與果乘的關系

    大乘佛教可分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蜜多乘,一般稱顯教。果乘就是金剛乘,一般稱密教。亦有通稱密宗。密宗一詞源自中國佛教分宗,也稱真言宗。此宗以毗盧遮那成佛經、金剛頂經為依。唐代興盛後被禁,譯有下三部諸多密續,但未臻完整。此宗,坊間常有居士,持此密法自稱唐密傳承,自咐是金剛上師,容易與藏密混淆。日本僧人空海大師,入唐學習密法後歸日,成為日本真言宗之祖,此稱東密。

    四、藏傳佛教並非密宗

    然西藏佛教非專事密宗而已,因藏傳佛教保有最完整的佛法,含攝三乘。故依此觀點看待,則不能稱西藏佛教為密宗,更不能稱是喇嘛教,因為喇嘛是法師的意思。正確的稱法是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有四大傳承,紅教的寧瑪巴、黃教的格魯巴、花教的薩迦巴、以及白教的噶居巴。四大教派各有其分支法脈,譬如噶居巴就有四大八小傳承。

    第三節密續

    一、金剛乘所說的密續究竟是什麼?

    金剛乘中之密續是顯宗所沒有的,密續有四部瑜珈︰事密、作密、瑜珈密、無上瑜珈密。無上瑜珈密分父續,母續,無二續。父續主要本尊︰密集金剛,母續主要本尊︰喜金剛,無二續主要本尊︰時輪金剛。父續非男性本尊,而是所示以方便道為主,母續則以智慧為主,無二續以智巧雙運為本尊。然究竟父續母續之中皆含方便與智慧。何謂瑜珈?瑜珈是與心相應義。

    二、四大教派的見地、方便及威儀

    西藏各宗派皆有其見地,方便及威儀。見地依密續,方便依儀軌,威儀依戒律。各宗派亦有其根、道、果,皆不離三學戒、定、慧而修證。以根而言︰其見地是根,方便是道,成就是果。雲何方便道?方便道就是修持。方便道也就是清淨道,清淨一切惡業染污,因惡業乃輪回之種子,染污是輪回之因,故當舍輪回,何謂染污?烏金仁波切雲︰一切所思皆染污,唯寂靜是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