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第一節輪回是什麼?

    六根、六識、六塵、十八處,即是輪回的根本。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十八處就是六根六識加上六塵。

    一、生命的真相

    生滅相續依業力作用,人自受胎後即刻走向死亡,無論是否出生長大成人,從生至死稱為人的一生亦名一期。當前生業盡,意識迫離身軀,意識即入中陰,名中陰身。受業風牽引,來世父母交歡現其在前,愛欲念頭一生,頃刻即再入胎,此名受生,生死相續不斷名為輪回。

    二、輪回與十二因緣的關系

    輪回主要依十二因緣,分為緣起之所知與緣起之能知,我們當明白十二緣起皆因無明故。何謂無明?愚疑之別名,非指如畜生之愚疑,而是說執著于世間相對的一切(諸法)為實有,不了解諸法「實相」之愚昧稱為無明。

    人最大的無明來自「貪」,貪愛無始累積而成習氣,自我以為極為應當,放縱情欲,如狗啃骨自食其血,終必血枯身亡。世人以苦為樂,此乃人之最大執著,死而復生無有盡期,這全部都是因不了解十八界究竟真實體性,對內執取妄念為真實,對外執取諸法為實有之故。

    對無明眾生來說生、住、滅之存在是一時有的真實,所以佛為不解實相之眾生說四聖諦。但對大乘佛教徒來說,生住滅三相究竟是無,然而這並不是否認世俗的存在。而是告訴相信因果者,應該進一步了解諸法實相而說空。對于不解空性者,往往誤以為「無」就是空。其實「無」是建立在有之上,一旦「有」不成立後,「無」亦應消失才對。否則對「無」之認知,容易變成有的無而非了義的無。龍樹七十空性論首偈︰生住滅有無,以及劣等勝,佛依世間說,非是依真實。

    三、「我」的認知

    「我」的認知,是在入胎受生後,五蘊和合漸熟時名為成,出胎後漸壯名為住,次漸衰老病名為滅。故知五蘊一旦和合即有我之概念產生,便生我執。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是身心外相而非究竟實相。五蘊不能含攝情器諸法,因五蘊是因緣一時和合。然而情器可分因緣法與無緣法,故五蘊不能含攝情器,因為無緣法不是五蘊所能涵蓋。五蘊主要是指有情眾生一時假合之心身。因緣法可說與五蘊同義。五蘊與因緣法皆非究竟真實。

    四、三界與諸法的關系

    諸法與十二處、十八界同義,諸法泛指三界之一切,皆含攝在十八界之中。欲界系縛十八界。色界系縛十四種,除香味二塵與舌鼻二識。能受生色界者唯離食欲方生彼處。受生無色界者須離色欲方得生彼處,受生無色界只系縛三種,意根意識與法。簡言之,受生無色界四處乃是意識作用,故四禪八定尚未超越三界。

    何謂一切法?依阿毗達摩俱舍論世親雲︰法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應行。五無為。無為法也稱為無緣法。前四品皆為因緣法。何謂色?色有二,顯色與形色,顯色有四種,青黃赤白,余色皆由此出,不可數色。形色略有八種,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各各相互依存而有。若心與心所二者俱生時,諸種行為皆依心而行,便稱有為法。何謂與心不相應,譬如寂滅等有十四種不相應行。十八界的分判是依其名字及作用來分別,因緣法與無緣法是依其體性作分判。何謂因緣法?情器之中的五蘊皆稱之。何謂無緣法?情器之中的空、擇滅、非擇滅,都是無緣法。

    情器的空,非因緣造作,故稱無緣,是本空,如宇宙之虛空。情器之空,正確來說應當是含攝情器世界的虛空。情器世界分為有情世界與如器世界,器世界並非一定有「有情眾生」或「無情眾生」存在。對于情器世界,愛因斯坦以牛頓力學為基礎,主張時間無論在任何場合永遠以一定的速度流動,空間則是均勻地無限擴展,認為宇宙情器世界沒有創生及演化。但在1929年時,宇宙是永恆的知見被推翻了,美國的哈伯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之中。如此的話,往回倒淵,宇宙則是愈來愈小。這種發現證明了宇宙的生住壞空的真理。科學家提出宇宙的開始是個物質受到壓縮,中子及質子的氣體擠成一團時,產生了各種元素。這里所謂的宇宙中的物質指的是氫氦之類的輕元素。這意味著宇宙的開端是從「空」開始,本空之中本來即具有生的力,虛空中的質子和中子自由自在四處飛竄,代表風的作用。

    根據量子論,「無」是不均勻的。從無中,誕生了具有極高真空能量的10^{-34}公分超微小宇宙。「真空能量」亦即本空中本具生的力量。當真空能量發生急速膨脹也就是暴漲之後,而形成火球,這就是大霹靂論,符合火大之生成原理。在膨脹之後,冷卻的過程中產生了水,而有地大之宇宙構造生成。這些科學家的發現證明了佛陀所說,情器世界不離成住壞空的循環,一切物質皆由五大所和合。生之五大是空風火水地,滅之五大是地水火風空。以上是對宇宙情器,引用科學家理論加以說明。

    什麼是擇滅法?覺知性空名擇滅,覺知雖然依心,但覺知之空非造作,故是無緣法。覺知「性空」依禪定,有學者說,禪定只是冥想死亡,這是不解禪定的。以人而言,死亡的是軀體而非「精神」或「意識」。但亦別誤會以為意識不死,「心」的定義,無人可定義,

    噶瑪巴說,心無始性空能顯一切。心與心所二者一時不可分,心若謂光明體性,心所即所顯之念。一般人取念為真,以為是心,而不取心的明空。明空不二是心的自性。故覺知本來心是空,就是觀心之「念」的生滅,不加取舍,令心住本寂,才是覺知性空的本意。觀照諸法無有自性,因無自性故不生,不生故不滅。如是,逐漸對空性有初步體認。而非執取一切是空,入斷見之縛。何謂非擇滅法?凡自行消滅者名非擇滅法。與小乘三無為的解釋不同。如時間。此皆非心所能造作,故稱無緣法。

    因緣法涵蓋五蘊,五蘊依四大地水火風假合。何謂五塵?五塵之色有二相,形相與色相。形有八,色有四色,青紅白黃。五塵之聲有二音,有情音與無情音(大地之音)。五塵之香有二香,香氣與臭氣。五塵之味有六味,甘、酸、咸、辛、苦、澀。五塵之觸有十一種,堅、濕、暖、動、滑、澀、重、輕、冷、饑、渴。

    色、受、想、行、識五蘊的意義。色蘊,含攝聲、香、味、觸等。受蘊,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有作用。其體性有三,喜、苦、不苦不樂。想蘊,依境而有想,可分正確與不正確兩種。如杯弓蛇影,即是不正確。行蘊,分兩種。一、心所,二、十四不相應行。心所也就是心相,心的所知,執著心的心所所生之相。十四不相應行就是非色(六塵)非心之行。如,得、無得、眾同分、無想事等十四種。心所與十四不相應行六塵,皆屬有為法,故是行蘊。識蘊,小乘分六識,大乘唯識稱八識。佛于證契大乘經上雲︰眾生者是有性想和合故。所謂地、水、火、風、空、識和合,名為色界,而入緣起及因果業。眾生身死,識遷隨業風牽引,再受業報受身,或胎生或卵生、濕生、化生。經上楞迦主問佛說︰識的量如何?作何形色?佛言︰是無限量無色無形不可顯現。無礙無似無住無表。若有人以為識無量無色無形不可顯現而取為「空」,此見即是斷見,不解空意。若清淨識之無明為清淨,即無生死了別之相;但凡夫執取客塵,以為實有故有染污,而有所謂無明愛染習氣等。

    小乘以識為實有,唯識亦主張有八識,第八識名為藏識亦實有。唯中觀主張究竟「性空」,「性」即所謂「有性想和合」,「空」非無而是指識無形色不可言說故說空。性空一詞並非知見定律,若執性空為見則難窺諸法自性空。因空本不可見。讓窘多杰雲︰見無所見即是空。

    情器相對世界依其體性可分為物質與意識及不相應行三種。一、物質屬色,亦可分可見與不可見二種。可見者有形色可加分判。山川大地諸物皆是。不可見者指戒律威儀遍滿全身不可分。專指修行人之戒德。為何戒是色,因戒依色而修。戒分別說三種︰善、惡、非善非惡。善戒有三,別解脫戒、等持戒、無緣戒。別解脫戒有八種︰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正學女、比丘、比丘尼、八關齋戒。等持戒︰修空性之戒。無緣戒︰唯見道以上者所持。另兩種戒,惡戒與非善非惡戒有爭議,在此不討論。二、意識︰小乘說六識,大乘說五十一心所。三、不相應行︰專指不屬于物質及意識的。以上所雲是情器世界、輪回的簡義。

    第二節

    一、為何墮輪回

    輪回是依十二因緣和合的關系,故說十二因緣是輪回的基礎。以現在、過去、未來三世,看待十二因緣就是,無明、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受孕成形未具六根)、六入(六根成熟)、觸(出胎)、受(與外境產生苦樂覺受)、愛(習染產生愛欲)、取(取舍分別造作)、有(執著產生未來業果)、生(來世受生)、老死。無明可以說就是貪、嗔、疑三毒,也就是愚疑。凡對二諦實相不了解者皆稱無明。無明與行可視為過去二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歸類于現世五果。愛、取、有,則是現在三因。生、老死,未來之果。此乃依現在當世觀點方便說明十二因緣。事實上,三世之中皆含攝十二緣起,未來世,雖未發生,但建立在當下。流轉于生死間的就是緣起。

    佛說︰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情器不離因、緣、果,一切當舍、唯自性金剛種性不可舍。諸法體性本來恆寂,若離有無二邊,一時成就果位,染污即可清淨。三乘之方便道,皆為清淨一時之染污,為證本初佛性故。證悟時則有別于本初清淨,名重新開悟。佛性之見地、噶居、寧瑪、薩迦各有見解,但格魯學者不同意佛性本具說。道上充滿迷惑與無明,佛法就是為了清淨道上的迷惑而顯現。眾生皆因迷惑而墮入輪回,生生死死無有盡期。為超越輪回而修行名為行道。

    二、如何行道舍輪回

    行者可分下根、中根與上根器。什麼是行道?行就是實踐,道者修行之途徑。下根器行者︰以堅信佛陀法教為最上,建立知見。相信因果輪回,修依居士戒,行十善法舍十惡,以四無量心為來生而修。下根行者雖相信因果輪回,但不解因果實相。中根行者是指聲聞與獨覺。其見地,依我無我,但執著識究竟是實有。認知三界唯苦,如火宅,生厭離心。受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其修行依禪定等持,止觀雙運。

    止息修九住心,什麼是九住心?九住心將心安住于清淨無想境。九住心又名「九次第定」,與三界九次第定有別,九住心以欲界為基礎,故也稱作預流禪,因在欲界無禪定可言,故稱預流。所以九住心也可說是,欲界禪修止心于一處的九種次第。九住心分別是,一內住、二續住、三安住、四近住、五調伏住、六寂靜住、七極寂靜住、八專注一靜住、九等持住。

    超越九住心後,小乘行者進入色界初禪天修四禪八定,觀修四聖諦苦、集、滅、道,經由觀照覺知,我是苦因,故以無我為道,證寂滅果,名羅漢。羅漢可分有余羅漢、無余羅漢。其修止息證色界四禪十七處,修觀照證無色界天四處。

    大乘與小乘之行者在禪修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止觀」境界。大乘修止息依欲界九住心修,令心止于一處其性不動如山,漸穩漸明心生法喜,即依諸法性空緣起真諦,觀照外境究竟非恆有,內照自性。

    上根者︰是大乘顯密的行者,其見地,證我無我、法無我。修行依止觀禪定,觀修空性,發無上菩提心,以願眾生皆成佛,自覺覺他為最上道,證無二果,名佛陀─覺者。

    三、什麼是欲界

    三界中之欲界有六天︰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時分天、知足天、樂化天、他化自在天。時分天以上依虛空,兩旁有日、月,時分天,以上也屬天道。欲界可分兩部份,為堅固色及虛空。

    虛空含攝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小世界結構皆同,中央是須彌山,矗立在大海中央,須彌山安住于十字杵地輪之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岩層),再下去為火輪(地心熱岩漿),風輪包圍在外(大氣層),風輪之外便是虛空。

    須彌山似一四面形的山,底部有四個方形階梯,上面是方形的頂,越上則越寬廣。山腰有日月,四大天王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忉利天華譯三十三天,是欲界六天中第二重天,其宮殿在須彌山之頂。中央之主名釋提恆因,其有三十二位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此天一晝夜,地球日一百年。

    在忉利天之上有時分天、知足天、樂化天、他化自在天,再上為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須彌山下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圍繞。每一重海,間一重山,至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鐵圍山。

    在咸海的四方有四大洲,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賀神洲,北俱蘆洲,又名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為眷屬。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至無色界四天為一小世界。集一千個小世界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其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以現代科學來說,一個小世界就是星系,娑婆世界指的是太陽系;每個星球皆有七重金七重海構成,此即萬有地心引力之由來,重力將每個星系集中為星系群,這就是一中千世界,科學家指它為銀河系。由此可以證明蒼芎的宇宙至少有不同的三個銀河系所含攝。

    堅固色(地球)以須彌山為基礎,山頂有四階,住阿修羅,須彌山四周是四大部洲,有海,海中住八大龍王。山頂上是欲界六天,有三十三處,非三十三層。

    由下依序遍及六道眾生。最上是天道,再下四階處是阿修羅,四大部洲住人類及畜生。畜牲分水陸。在喜瑪拉雅山下方為惡鬼道,印度多杰殿菩提迦耶金剛塔下方是地獄谷。六道中以人道為尊,是因為可以修行。若出生為人又不珍惜短暫的生命,實在可悲。人之所以無法見到其余四道眾生,是因為眼識作用受到限制,不能感應的關系。若修行得五眼則可見三界,如是六通之眼與民間所謂的陰陽眼或第三只眼不同。受生欲界,唯一是苦,不離生死。

    四、業力與業果的關系

    我們為何受生于輪回中,究其原因,皆由業力作用及習染牽引所導致。佛說業力不可思議,是凡夫所不能知,連十地菩薩亦不能盡知,唯佛全知。

    什麼是習染?簡單來說,習染就是三毒︰貪、嗔、疑。三毒所造業即是惡業。業力就是業的力量,業是眾生所言所思所行最後的結果。業有依緣及無緣兩種。依緣的業分善業、惡業、無記業,亦可說是善業、無善業及不壞善業三種。善業是受生人道及欲界之主因。無善業是受生下道,畜生、餓鬼、地獄之主因。不壞善業是受生色界、無色界之主因。不壞善業因修止息而得,證色界、無色界。成熟即不變,故名不壞。

    善業也是輪回的因,同時善業是無常、非究竟。若人對善業起執著,面臨無常時若生妄念,亦會受生下道。當今有畜生之福報不輸一般人家,即是最好證明。業亦可分共業與不共業,共業是眾生不同業因所造之共同業果,譬如山川大地天災等。不共業是個人所造業因,果熟還自受報。一切有情皆由業緣所生。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影,從業緣生。另「無緣業」,是說行者已證羅漢之果但尚有色身業報,此業即名無緣業,因已不再造業因,心境寂然又名有余涅盤。

    果之業︰通常雲現世報、來世報、未來世報三種。亦可以定業、不定業來說。或以隨喜業果與成就業果,或白業、黑業、黑白業等加以區分說明。黑業中以五無間罪為重,中國大乘以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之血、破和合僧,名五逆罪。西藏佛教則是以,殺菩薩、行者(閉關中)、成就五道者、偷盜僧財、毀壞佛像、佛塔、經典。白業中以三善業為最上︰布施關中行者、持戒清淨者、修等持清淨者。持戒清淨與修等持清淨兩項皆含自他,自己修與幫助他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