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四种执著”修心法详释 “远离四种执著”修心法详释2
    我与如虚空般广大皆曾为我父母的众生们,从今时直到成佛,皈依珍贵的佛宝,他是上师;皈依神圣的法宝,包含所有的教法和证悟;皈依神圣的僧宝,他们是无上士之子。尽量多念,结束时再念下文:愿珍贵的三宝加持我心向佛法,加持我行于法道;加持我驱散上的错误;加持我了达一切幻象即本觉智;加持我于刹那间亦不生世俗想;加持我急速成就佛道。

    (二)发菩提心其次是发菩提心,应念下文:珍贵佛法僧三宝,直至菩提我皈依,经由布施等行持,为利有情愿成佛,为利有情敌;我必须成佛,为达此目标,清净三业精进行!B根本教法:根本教法包括四项:一、若执著此生,即非修行者先将身体以金刚坐姿或任何舒适的姿势坐好,念皈依文和发菩提心文。

    此句意为你不应执着此生,盖纵使你执于海市辱楼,它也不能解决饥渴,执着此生亦然。如果你执于此生,所行的善业及闻、思、修等,只能导致今生的荣华富贵,不是正确实在的法行,因此世亲在他的俱舍论中说:“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已得闻思后,行者应全力彻底投入修行。”所以在有了清净的道德基础后,应该建立起稳固的闻、思、修三慧,首先听闻佛法,其次思维它的意义,并清除疑惑,再依此教义认真修行。

    为激发向道之心,先要思维,欲正确地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十八种条件多么难得,为激发修道的精进心,则要思维死和无常。

    1.必要条件之难得首先是十八种必要条件,寂天大师在其入菩提行论中说:“这十八种必要条件是极为难得的。既已得到,一定要为众生的利益而努力,如果不能利益众生,未来将难再获此机会矣!”如他所说,此一具备所有条件可供修学佛法的人身实不易得。既已得到,一定要彻底地修行,我们应一再思维这个道理。

    详言之,可由四种观点来分析。第一,由因上观其难得。第二,由数目上观难得。第三,由譬喻观其难得。第四,由性质上观其难得。

    第一,欲得此条件具足的人身,必须修得善业,弃舍不善业,然而三界中的众生,行善者少,造恶者众,应如是从“因”的观点思维其难得。

    第二,由譬喻来看,世间的众生数目:地狱多如大地尘数,恶鬼多如暴风中的雪片,畜生多如啤酒中发酵的谷子,和此相比,得圆满人身者极为稀少,应该如是由数目的观点思维其难得。

    第三,在入菩提行论中说:“所以佛说得人身之难,比乌龟要伸颈入于一个在大海中任意漂流之轭木孔中还难得多。”一只盲龟居于大海,每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此时在大海上漂荡着一只金色的轭木,其上仅有一孔,正如那只海龟几乎不可能将颈子伸进其孔中一般,一个众生要在无量种生物中生得人身较之尤难。应该如是由比喻的观点思维其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