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 正宗分36
    正宗分36

    ‘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是說明于彼隨順而轉的行動與心態。菩薩隨順眾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需要,給予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對于需要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的人,或需要財物供養、法供養,或需要供給差使,執役服勞的人,無不滿足對方所求,實行財法二施,不但心無吝嗇,而且內心恭敬,如供養父母師長,甚至如供養承事出世聖人。

    阿羅漢,是出世四聖之一,‘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詞,于其中間超略闢支佛及菩薩,闢支佛、阿羅漢是人間福田,理應供養,佛及菩薩,是人間明燈,苦海慈航,更應供養承事。今普賢行願,恆順眾生各種根性,各種愛好,而給予種種承事供養,等‘如敬父母,如事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即是以平等心,恆順眾生。

    于諸病苦,為作良醫;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為作光明;于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以下是詳細說明,菩薩隨順利益眾生的種種方便。眾生之病,有身病心病之分,醫師亦有良醫或庸醫之別。世間良醫,只能治人身病,不能治人心病。而菩薩廣學五明,不特精通醫學,更精通佛法,對一切病苦眾生,無論是身病或心病,皆能對癥下藥,根治眾生身心重病。既能令眾生四大色身,卻病延年,更能令眾生本具法身慧命,消除無明煩惱的痼疾,回復健康,佛性顯現,是良醫中的良醫。故說︰于諸痛苦,作為良醫。

    ‘諸失道者,示其正路。’正路,是人生應走的康莊大道,亦是升華人格,培養德性,敦品勵行,走向幸福必經之道。可惜眾生自無始來,背覺含塵,迷失正道,甚至財迷心竅,誤入歧途,何止前程危險,還會墮落三惡道。菩薩心生愍憐,此等迷失正路的人,當其徘徊迷途,莫適所從時,菩薩即及時現身,指示其正確之路,令其背棄惡趣,走向佛道,離苦得樂。

    ‘于暗夜中,為作光明。’昏暗的黑夜,譬喻眾生心中煩惱黑暗,招致生死長夜,不知醒覺,無法出離,恆處六道生死苦惱困擾的黑夜中,菩薩為救拔此輩眾生,本其利生的悲願,給予慧光的照耀,使沉浸于生死長夜中的眾生,開發內在本具的智慧,免除心中煩惱的黑暗,走向菩提覺道,擺脫生死困擾。

    ‘于貧窮者,令得伏藏。’伏藏,指埋伏地下的寶藏,人因不知開發采用,以致貧窮困苦;喻眾生本有佛性,功德具足,可惜埋沒蘊藏于眾生內心的煩惱沙石中,不得受用,致使眾生流浪三界六道,貧窮無福慧,飽受困苦。今菩薩開示眾生本具佛性,並協助眾生,鏟除埋伏佛性的煩惱沙石,使佛性顯露,恢復佛性功用,拾回本具功德,不再流浪六道,枉受貧窮困苦,等如世人獲得伏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