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意入。心對一切法。即有能知法之用。名之為意。意者即心王也。是中除諸心數法。但取心王。以為意入。
外六入者。此六法疏故屬外。識所游涉。故名為入。亦名塵者。塵以染污為義。以能染污情識。故通名為塵也。
一色入一切對眼。所見之色名為色。色有二種色。攝一切色。一正報可見色。眾生身色。青黃赤白黑色等。二依報可見色。外無知青黃赤白黑色等也。
二聲入一切對耳。所聞之色曰聲。聲有二種聲。攝一切聲。一從正報色出聲。眾生語言音聲也。二從依報色出聲也。
三香入一切對鼻。所聞之色名香。香有二種香。攝一切香。一正報色處香。眾生身中香臭也。二依報色出香。外一切無知色中所有香臭。
四味入一切對舌。所知之色曰味。味有二種味。攝一切味。一正報色處味。眾生身中之六味也。二依報色處味。外一切無知色中所有六味也。
五觸入一切對身。所覺之色名觸。觸有二種觸。攝一切觸。一正報色處觸。眾生身中。冷暖澀滑等十六觸也。二依報色處觸。外一切無知色中冷暖等一十六觸也。
六法入一切對意所知之法名法。法有二種法。攝一切法。一者心法。是中除心王。但取相應諸心數法也。二者非心法。即過去未來色法。及心不相應諸行。及三無為法。
十八界初門第四
內六根界一眼界二耳界三鼻界四舌界五身界六意界。
外六塵界一色界二聲界三香界四味界五觸界六法界。
六識界一眼識界二耳識界三鼻識界四舌識界五身識界六意識界。
次十二入。而辨十八界者。以惑者迷于名色俱重故。開色為十。離名作八。合為十八界也。通名界者。以界別為義。此十八法各有別體。義無渾濫。故通受界名也。
內六根界此具如前明。內六根入中分別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欲使修觀之徒推析無謬。不滯十六知見之妄計也。
外六塵界此具如前。外六塵入中分別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意同六根。中立界名。
六識界者。若根塵相對即有識生。識以識別為義。識依于根。能識別于塵。故此六通名識也。若了識從緣生。豈計有神使知謬取也。
一眼識界眼根若對色塵。即生眼識。眼識生時。即識色塵。故名眼識界也。
二耳識界耳根若對聲塵。即生耳識。耳識生時。即識聲塵。故名耳識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