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初門第十二
身三種善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
口四種善一不妄語二不兩舌三不惡口四不綺語。
意三種善一不貪欲二不嗔恚三不邪見。
次十惡而辨十善者。若人能知惡是乖理之行故。現在將來由斯招苦。則必須息惡行善。可以來世永致清升之樂果。是以次十惡而明十善也。但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止前惡。不惱于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為義。息倒歸真。故雲順理。止則息于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之善。故止行二種。皆名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樂果也。
一不殺生即是止善。止前殺生之惡行。善者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即是止善。止前盜他財物之惡行。善者當行布施之善。
三不邪淫即是止善。止前于非妻妾淫欲之惡行。善者當行恭敬之善。
四不妄語即是止善。止前虛言誑他之惡行。善者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即是止善。止前構斗兩邊之惡行。善者當行和合之善。
六不惡口即是止善。止前惡言加人之惡行。善者當行軟語之善。
七不綺語即是止善。止前綺側乖理之惡語行。善者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
八不貪欲即是止善。止前引取無厭之惡行。善者當行不淨觀。觀諸六塵皆欺誑不淨之觀行善。
九不嗔恚即是止善。止前忿怒之惡行。善者當行慈忍之善。
十不邪見即是止善。止前撥正因果僻信邪心之惡行。善者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
三歸戒初門第十三
一歸佛二歸法三歸僧。
次十善而辨三歸者。如來未興于世。爾時已有十善之化。是為世間舊善。豈有三寶之可歸。大聖初成正覺。方因提謂長者。開授三歸之戒。翻邪歸正。以為入聖之根本。三乘行者。歸宗進行。此為初首也。三歸之用。正破三邪。濟三涂。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歸為本。通發一切戒品及諸出世善法。豈同十善之舊法耶。問曰。十二門禪亦是舊法。今何故不三歸前說。答曰。若依說教時節實如所問。但今欲次論修行戒定之次。則不得爾。今次三歸之下。備出諸戒科目。並同此意。
一歸依佛佛陀秦言覺者。自覺覺他。故名為佛。歸者以反還為義。反邪師還事正師。故名歸。依者憑也。憑心靈覺。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也。故經雲。歸依于佛者。終不更歸依其余諸外天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