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犯篇 持犯篇43
    所教若是俗人已受五八戒者、亦犯。

    第二端用語破國

    ▲事鈔雲“薩婆多。比丘知星歷陰陽吉凶。由比丘語、征破異國、殺害得財、皆犯盜殺二上罪。優婆塞例同。”資持釋雲“由比丘語者即教他業。兼犯盜者以攻擊劫掠、損彼物故。優婆塞同者五八並制故。”見事鈔記卷十八

    第三端贊死

    ▲事鈔雲“薩婆多。若為一人贊死、此人不解。邊解用此法死者、無犯。”資持釋雲“謂克心專緣一境、無意于他。若心通漫、隨死皆犯。”

    △事鈔續雲“今多有人自焚。多有愚叢七眾贊美其人、令生欣樂、並如律本結重。”資持釋雲“如律重者同嘆死故。”已上皆見事鈔記卷十八

    第四端自殺

    ▲事鈔雲“五分四分、自殺者中罪。謂結其方便。”資持釋雲“以命斷戒失、無可犯故。”見事鈔記卷十八行宗雲“今亦有人、不知所以、自投焚溺、欲冀超升。苦因未除寧亡三有之報、死而無悔實唯一勇之蛤。將謂永滅不生、焉知此沒彼出。固當勤修三學、廣運四弘。誦持方等大乘、系念諸佛嘉號。冀龍華而得度、指安養為所歸。深厭死生、善識因果。欲除苦本、其要在茲。”見戒疏記卷七

    ▲事鈔雲“十誦、不得自傷毀形、乃至斷指犯罪。”資持釋雲“斷指犯罪者相傳並雲下罪。”見事鈔記卷十八

    第二類別明非畜

    ▲戒本注雲“若殺非人、若畜生有智解于人語若能變形、方便殺者並中罪。不死者下罪。畜生不能變形、若殺者下罪。”見含注戒本卷上戒疏釋雲“智變有勝、加害犯中罪者。以相同人、心非重者何能害也。若知而害義依法科、不知而害亦從律結。”行宗釋疏雲“初明犯意。或下斷犯。還約知論依法科者即結中罪、不知從律如常犯下罪。”見戒疏記卷七

    若知水中有蟲、或用或飲者。亦應準此而結下罪、隨所用所飲一一犯也。

    第三項不犯

    ▲事鈔雲“不犯中。律雲。若擲刀杖瓦石材木、誤著彼身而死。及扶抱病人而死。或以藥食及以來往出入而死者。一切無害心、不犯。”資持釋雲“前開誤失。及下次開看病。以藥食者因與而死也。往來出入者含注戒本雲扶將病人入房往反、此釋濫上扶抱、但上約臥起下據往還耳、或可約看病者出入闕事釋之。一切無害者上文略舉此句通收、但約無心不唯此二。”見事鈔記卷十八行宗雲“然此誤者由于他事、全無害心。不同前明錯誤之誤。學者知之。”見戒疏記卷七